鄉村治理,杭州蕭山探索出了自己獨特的模式,受到了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浙江大學等13位專家的關注。
2017年,河上鎮眾聯村面向村民推出“五和眾聯”通則,即“和善村民、和美家庭、和睦鄰里、和諧村莊、和德大愛”等五大內容,共計60條細則。13位專家到該村考察后,把它稱之為中國首部鄉村“皮毛法”。
“五和眾聯”通則實施1年多來,成效顯著。垃圾分類變自覺了,村容村貌變好了,眾聯村也從欠發達村變成了蕭山的一個美麗鄉村。更難能可貴的是,它改變了人心。該村負責人說,現在鄰里間關系更和睦,不孝敬老人的現象幾乎消失,更多的人主動參與到村里組織的公益服務隊,大家都在為建設“和諧有序、綠色文明、創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園努力著。
在鄉村振興的新時代使命面前,眾聯村推出“五和眾聯”通則,探索出了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新模式。相關專家指出,眾聯村的治理模式和經驗,值得推廣和學習。
村民自治 得民心
河上鎮眾聯村,2005年由泉水、眾利、塘村、聯合四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有730戶農戶,常住人口2330人,靠廠房出租和山林田地流轉,每年的村集體收入不足百萬元。由于村集體經濟薄弱,該村是欠發達村,村民行為也比較自由散漫。
新一屆村干部上任后,2015年到義烏何斯路村考察,看到該村把功德銀行搞得風生水起,村民們的善行義舉都存入功德銀行,積累到一定數額能兌換獎勵。村委班子一致認為,這是個聚人心的好方法。
考察回來后,2016年眾聯村搞起了七彩公德社,鼓勵村民將所做的好人好事登記在冊并進行積分管理,定期將全村家庭積分公布,并對積分領先的家庭進行表彰獎勵。
七彩公德社,是“五和眾聯”的前身。設立該社,旨在發揮群眾智慧,讓村民更好地參與到鄉村治理中來。2017年,村委會向全村村民發了一封公開信,公開征集“五和眾聯”村民通則的內容,并通過走訪入戶、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廣泛征求意見。
“剛開始,村民們的反映意識普遍比較淡薄,大家都認為這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或者過過場而已。但我們村委班子的態度空前一致:這條創新之路一定要堅定地走下去。”村書記俞偉達告訴記者,因為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在制定“五和眾聯”村民通則的過程中,通過民主協商求得村民自治*公約數。
比如“自覺維護環境、綠化、污水、文體等公共設施”“移風易俗,喜事、喪事不大操大辦”等通則,都是由村民、鄉賢、企業、社會組織等共同商議決定的,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同時,考慮到該村實際,還加入了“駕車進入村道、路口時,必須要主動禮讓行人”“夜間村內行車不開遠光燈、無特殊情況不鳴喇叭”等內容。
制定規則的過程中,村民們實現了“替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轉變,在村民參與決策和治理的過程中,把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落到實處,匯集民力的同時贏得了民心,極大地激發了村民建設家園的內生動力。
此外,眾聯村還培育和扶持了以七彩功德社為代表的“1+5”社區社會組織,為村民志愿者、鄉賢、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治理搭建好平臺。同時,在常態化開展扶貧濟困、助老扶幼、慈善救助、文化生活、社區治安、潔美鄉村等社區服務項目和活動中,更多地依靠村民,激發他們參與鄉村治理的熱情,同時引領鄉賢、企業、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合作。
“我們村民作為眾聯村的主人,如今都積極參與到鄉村治理建設中,大家都在維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讓眾聯村的風氣變得越來越好,村民之間互相幫助的事情也越來越多。” 村民俞大伯表示,這與“五和眾聯”的建設密不可分。
在“五和眾聯”的引領下,全村正在形成行善互助、積極向上的良好風氣,和諧和美的家風戶戶相傳。
“眾聯60條” 顯民智
歷經近1年時間,2017年12月“五和眾聯”村民通則出爐,在由村民代表、黨員代表、鄉賢代表和村委班子等人組成的民主協商會議上表決通后正式實施。
“五和眾聯”村民通則設置了“和善村民、和美家庭、和睦鄰里、和諧村莊、和德大愛”等五大內容,包含10條村民通則、30條加分目錄、20條扣分目錄,簡稱“眾聯60條”,內容涵蓋村民素質提升、志愿公益服務、慈善救助、子女教育、鄉賢參與、環境整治等方方面面。通過積分量化年底統計總分,每年評出村里的五個“十佳”:十佳家庭、十佳鄰里、十佳婆媳、十佳黨員、十佳村民,并給予獎勵。
“眾聯60條”將村民方方面面的行為準則,都寫進了一本小小的村民通則里。比如在“和善村民”類別中,參加村內各類志愿隊伍、文體隊伍等活動可以加1—3分,但如果因賭博、酒駕等違法犯罪行為,被有關部門處理的要扣5—10分。在“和美家庭”類別中,保持房前屋后衛生整潔,垃圾分類可以加分,但如果房前屋后亂堆亂放亂扔垃圾,散養家禽、家畜等都是要扣分的……每一條都規范著村民的言行舉止。
“相較于村規民約,‘眾聯60條’是介于村規民約與國家法律之間的村民‘家法’。”作為“五和眾聯”項目參與者之一的區民政局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科調研員吳建和表示,村民通則作為規范村民行為的規范化準則,是在河上鎮黨委、眾聯村黨委領導下開展的,并接受鎮人民政府的指導監督,不但構建了鄉村治理規則體系,也織牢織密了約束村民言行舉止的規則之網。
于是,一場影響深遠的鄉村治理變革在蕭山掀起。村民俞飛橋和吳芳夫婦在村里經營著一家旅館和飯店,多年來一直埋頭創業,對村里的各項事業也不是很熱心。但“五和眾聯”通則實施后,讓原本“自掃門前雪”的吳芳,通過參與志愿者活動積極參與村里的助老事業,如今夫妻倆都在積極為眾聯村的美麗鄉村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外,“眾聯60條”設置的村民通則、積分目錄、評議小組、仲裁小組,植入了“法治”理念,每個加分項和扣分項都要經得起村民的質疑。“在此過程中強化依法治理在鄉村治理中的權威地位,引導村民依法行使權利、表達訴求、解決糾紛,培育村民法治意識、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增強村民遵法學法守法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自覺,引導村民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吳建和說。
據悉,“眾聯60條”實施一年多來,村里偷竊木頭竹筍、用藥毒魚等行為絕跡了,村民積極向善也在全村里營造起了監督惡習的氛圍。
2018年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浙江財經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高等院校13名專家學者,專程到“五和眾聯”治理模式發源地——河上鎮眾聯村實地考察調研并現場指導,專家們將涵蓋眾聯村村民方方面面的行為準則“眾聯60條”,稱之謂中國首部鄉村“皮毛法”。
創新“積分制” 聚人氣
作為一個新事物,“五和眾聯”在實施過程中,“積分制”是總抓手,每家每戶一本賬本,對照“眾聯60條”進行加分和減負,村民們對積分有異議的可向仲裁小組提出異議,由仲裁小組進行仲裁。
在新的通則運行兩個月后,2018年2月村委會根據每家每戶記賬本上的“積分”,評出了首屆“*”村民及家庭,村委會敲鑼打鼓送獎上門,激勵村里的“精神*”。在農村,村民們*看重的就是“面子”,有了這次獎勵后,大家開始對積分“上心”了。
2018年4月,眾聯村亮出了“五和眾聯”村民通則以來的首張成績單,各家的家庭積分榜張貼到各自然村的公告牌上后,立即引來了眾多村民“圍觀”,大家都在查比*季度自家的“成績單”。“*季度我們家扣了3分,是怎么扣的?” 在首張成績單曬出的第二天一大早,就有村民“跳”出來,找到村委會要求公布扣分“說法”。
工作人員核對賬本后,發現他家存在房前屋后有堆積物,垃圾分類也做得不好,廚余垃圾混在其他垃圾里、雞鴨散養在弄堂里等三個扣分事項,*個“跳”出來的村民面對賬本心服口服,表示回去就立馬整改。
有人要討說法,反而讓村干部們都很開心。“這說明大家都很看重積分,積極參與到改善村容村貌中來了。”眾聯村村主任馬永江說,“五和眾聯”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改進,第二季度評議小組現場走訪時便指出了扣分項,并給各家5日整改期限,“回頭看”仍然不整改的直接扣分。在去年第二季度,評議員在走訪時發現,房前屋后的堆積物清理掉了,廚余垃圾也與其他垃圾分類了。
隨著每季度積分公布,眾聯村也在一直改變。原本,眾聯村家家戶戶房前屋后的堆積物很多,在農村垃圾一堆放,村民們沒有分類的概念。但隨著“眾聯60條”的實施,每家每戶多了一本垃圾分類的“賬本”,很多村民開始自覺清理房前屋后的堆積物。為此,去年眾聯村被鎮里定為垃圾分類智能提升試點村。“以前村民們扔垃圾就像‘投籃’,有的扔進去了有的扔外面,但自從積分量化后,大家都自覺將垃圾分類進行投放,這項工作開展得相對順利多了。”馬永江告訴記者。
現在的眾聯村,家家戶戶都對每季度*的 “考核積分”十分關注。因為,這相當于給每家每戶建立了一份村級征信檔案。今年,眾聯村打算打造“五和眾聯”2.0版本,涵蓋的內容要更細化。按俞偉達的設想,以后宅基地申請、銀行貸款擔保、困難戶確認,村里鎮上所有獎勵,都會和家庭積分掛鉤,所以村民們特別看重這份村級征信檔案。
作為蕭山首創的村民自治模式,“五和眾聯”對蕭山農村社區治理創新具有深遠意義。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五和眾聯”鄉村治理模式是在鄉村振興的實踐探索中逐步形成起來的,這個項目*的優勢或者說眾聯村對鄉村治理的貢獻,就是這種治理模式可復制性很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