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奮蹄趕秋實。近日,貴州紫云自治縣火花鎮樂歡蔬菜園一片開滿菜心花的田地里,一臺翻鏟機正翻鏟碾碎菜心花。
盛開的菜心花本是蔬菜園里的一道亮麗線,在賞花者看來有些可惜,但在菜農看來,抓緊時間鏟除開花的菜頭,是為了早翻耕早播種,開花的菜頭鏟翻碾碎入土后,還是很好的綠肥。
“春節期間,工人們都要放假過節,沒來得及收割次菜心,立春后,受低熱河谷氣候回暖的影響,抽苔開花了。”樂歡蔬菜園負責人李和益告訴記者,鏟掉菜頭后,立即翻耕、播種,1個多月就有菜心收割了。
“早播種早收割,蔬菜種植業就是要與時間賽跑,翻耕輪種快,一年下來可多收割一兩季菜心。”樂歡蔬菜園管理員楊小團說,早日鏟除菜頭,翻耕播種,帶來的是餐桌經濟。
在另一塊地里平整地塊的江納村村民羅小琴說,有菜收割才有錢賺,每斤菜心6毛錢,早播種*就早收割*。
江納村樂歡蔬菜園采取返租倒包的形式運作,村民把土地流轉給樂歡蔬菜園種植蔬菜。為提高產業效益和村民的積極性,蔬菜園把菜地劃分為小塊,按照村民的勞動能力將小塊菜地承包給村民種植。肥料、機械、種子等成本由樂歡蔬菜園提供,翻地、播種、施肥、疏苗、收割歸承包的村民,待收割時,蔬菜園按照每斤6毛的價格將蔬菜回收。
“承包過來的菜地,管護越好收益越多。”羅小琴說,在家門口承包菜地來做,比外出務工強多了。羅小琴告訴記者,她和丈夫在樂歡蔬菜園做工兩年,兩人平均每月收入8000元左右。
“樂歡蔬菜園涉及火花鎮江納村和龍頭村,由樂歡蔬菜種植合作社所建,蔬菜種植面積600余畝,有技術管理員16人,工人150多人,帶動貧困戶40戶。”李和益告訴記者,種植的蔬菜品種以菜心、芥藍為主,種植出來的蔬菜銷售到廣州、深圳、香港等地。
“把土地流轉給樂歡蔬菜園種植蔬菜,田每畝每年650元,坡地每畝每年220元,村民除獲得土地流轉費外,在蔬菜園里承包菜地管護,以獲取更多利益。”火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江濤說,蔬菜產業是實實在在讓農戶“錢袋子”鼓起來的好產業,為當地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打下了堅實基礎。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