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藍山縣塔峰鎮百疊嶺上,云蒸霧繞,一排排茶農穿行在綠油油的茶園,采摘今年的*批“早春茶”。“今年我們創新制茶工藝,提高茶葉品質,預計可產*茶100余噸。”三峰茶業公司董事長雷沅傳笑著說。
百疊嶺海拔*處891.5米,光照好,云霧多,生產的紅碎茶和大葉苦茶曾分別榮獲國家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和國家農業部銀獎。由于山上長期不通路和電,傳統茶產業一度沒落。2009年,三峰茶業有限公司在百疊嶺租山種植高山有機茶,如今已發展到1萬余畝,百疊嶺茶園被省茶葉研究所評為全省*的*自有高山有機茶基地。
近年來,藍山縣圍繞“一片葉子”做文章,聘請省茶葉專家制定《藍山縣茶葉發展總體規劃》,大力扶持發展茶葉產業,以百疊嶺萬余畝高山有機茶產業基地為龍頭,把茶葉產業發展成為產業脫貧的新路子,帶動了大橋、漿洞、犁頭、荊竹、湘江源等一批山區鄉鎮種植高山茶。組織茶農開展茶葉栽培技術培訓,對傳統產茶區進行品種改良和有機化種植改造。
一系列的扶持措施,讓一片綠葉真正做成一片金葉,藍山縣先后被評為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全國重點產茶縣。目前,茶葉種植面積發展到2萬余畝,2018年產值達1.2億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