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陽市是全國重要的優質糧食、油料生產基地,常年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有水稻736.5萬畝、油菜320萬畝。近年來,衡陽市緊緊圍繞“機械化耕作、標準化生產和品牌化建設”的現代農業發展思路,因地制宜大力推廣新型農業機械和新技術的應用,提升了主要農作機械化生產水平,補齊了高效植保、糧食烘干、秸稈綜合利用等短板,農機化事業得到了均衡發展。截至2018年底,該市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51%,其中水稻、油菜生產綜合機械化分別是75.88%、57.35%。
從2015年開始,衡陽市啟動了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和主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在4個城區的農村通過30元/畝“以獎代補”方式完成水稻秸稈機械化還田8000畝。該市7個農業縣市都建立萬畝連片的水稻油菜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解決水稻主產區的機械化機插、無人植保、機烘技術和秸稈還田的示范推廣,打造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區。
衡陽市將主體培育作為關鍵工作,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的創建,要靠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全面參與和帶動,農機合作社已成為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創建的“主力軍”。一方面積極落實上級政策,加大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力度,2018年全市新增農機合作社121個,總數已達818個,其中20家被評為市級示范社,37家成功申報并納入省財政扶持建設的現代農機合作社,9家評為省級示范社。另一方面服務能力提升。全市農機合作社專職從業人員2.81萬人,入社經營土地面積達37萬畝,農機合作社通過代耕代種、全程化服務、跨區作業等形式,積極開展農機化作業,全市農機合作社作業服務面積(含跨區服務面積)超過485萬畝。農機合作社在為農業生產作業服務的基礎上,開展多種經營,從單一的農機作業服務和農業種植拓展到農業產品加工服務、農機銷售流通維修、農機教育培訓等領域,形成了農機作業社會化服務、種養循環、產加銷一體等綜合經濟實體,目前這樣拓展型農機合作社超過了80家。技術推廣和應用是示范基地創建的根本動力,該市按照“重點突破、循序漸進”的方式,每年推廣1-2項機械化新技術,確保宣傳推廣一項、成熟應用一項。該市大力推廣了無人植保、化肥同步深施、生物質制肥等農機新技術,有效解決了農藥使用量、化肥使用量、畜禽糞便污染量等問題,同時實現了糧食增產增效。
據統計,2018年,衡陽市已推廣無人植保飛機49臺,示范推廣精量化肥深施機97臺,可以減少各種農藥使用量和化肥使用量分別達到了73噸、380噸。全市已建成區域糧食烘干中心85個,擁有各類大型的糧食烘干機械309臺,360噸特大型谷物烘干中心3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