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小龍蝦畝產量主動下降了600多斤,畝效益卻翻番了!
這個民間養蝦高手的1800畝池塘精養生態養殖法玄機在哪里?
當過教師、做過服裝廠,再干到務農,從當初為了去除藕帶中的雜草而放養天然小龍蝦,再到后來為求殼薄、爪小、肉質比例高的小龍蝦,7年苦行僧般的塘口生活,繁育出了--小爪麻殼青蝦。他大膽突破、不斷探索、勇于創新,摸索出一條不一樣的小龍蝦生態養殖之路,他就是潛江蝦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技術總監--陳居茂。
1、談起養蝦,陳老師說道:
我是被動養蝦,不是主動養蝦。我剛開始養魚、種藕帶、種蓮蓬、養黃鱔、泥鰍。當時把這個藕帶種下去以后,有幾個池子里面長了一滿溏的麥黃草,就是菹草。結果藕沒發起來怎么辦呢?有幾個老師就說這個好辦!你就用蝦把里頭那個草給你吃掉,吃完了以后你再栽藕,所以我們當時就從蓮蓬田拾了些野蝦子丟在了那個塘里面,結果發現這個草真的是越吃越少了,草被吃光后我們把那個蝦用籠子捕出來,發現都已經是大蝦了。一顆飼料沒喂、一滴藥品也沒有用過,是完全沒有管,結果蝦子長的非常漂亮。這為我后來設定這個生態養殖的這個方向也是打下了基礎。
后來開始規模養殖小龍蝦栽了伊樂藻,跟大家這個養的方法是一樣的,但發現這個養蝦會搞得越來越復雜,使用藥物啊、投飼料啊、大量的耗費人工,而且還容易發病,等等等等,我們就開始思考這不是方向。如果能搞的這個蝦我們不需要管太多事,不需要投入太多的人工,不需要投入太多的飼料,不需要使用藥品,那么這個蝦養出來他又好又安全,成本又低。
所以后來我就在藕池和這個蓮蓬田里面搞了套養,搞套養的那個蝦是完全不用管蝦,只管藕帶和蓮蓬,每畝能出70斤-80斤蝦,多的池可以出到120斤左右每畝。所以我們從四年前就定了一個目標,這個五年以后、十年以后我們怎么養蝦,到那時候蝦的面積發展的比較大,養蝦的水平也提得比較高,小龍蝦市場供需開始接近平衡,甚至打破這種平衡供過于求,我們怎么辦!這蝦我們怎么養!還養不養! 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后找到答案是一定要用生態的辦法來養蝦。只要用生態的辦法來養蝦,我們給小龍蝦營造適宜的生態環境,更大的發揮天然餌料生物的作用,更大的發揮通過水草為核心的這個調控體系來調理他的生態環境,通過這些措施就會讓整個成本大大降低。
我們2018年的養殖面積沒有減,還是1800畝,但整個人工成本節約了七八十萬,飼料這塊節約一百多萬,這兩項就節省了兩百多萬,而且蝦還長得好長的大,賣的價格還更高。這些年我們一直在降產量,2016年我們的畝產是1000斤,售價在7-10元/斤,2018年設計產量在250-300斤/畝,雖然沒做到有些超產,但因為小龍蝦品質好,*時27-28元/斤,*時賣到40-50元/斤,從6月中旬開捕,一直到11月底停籠,直供餐飲均價應該在31元/斤,7錢以上的大蝦,1兩以上的蝦占多數,豐產時每日1兩以上蝦能出到3000-4000斤,都是自繁自育的小爪麻殼青蝦,這種蝦在市場非常受歡迎,尤其*餐飲酒店非常受歡迎,這個蝦頭部與尾部比例比較均勻,爪小、肉質飽滿、蝦殼比較薄,耐運輸,一個標準包50斤的,到客戶那只會死亡幾只 ,因此每畝的總產值都在8000元以上,但是人工投入、投入品投入都降低,利潤反而增加了,人還輕松了,我們現在已經嘗到了生態養蝦的這個甜頭。
2、但對于2019年小龍蝦市場,陳老師還是憂心忡忡:
我們小龍蝦現在整體還不能夠完全叫產能過剩,應該叫做部分時段產能過剩,4月份、5月份包括6月份這三個月,出蝦是非常猛,此時冷庫大量收購。如果沒有冷庫大量收購,這些蝦完全涌入市場,那必然是一場災難。往年冷庫蝦供應市場基本上都是銷完了的,但是2018年據我了解冷庫的蝦沒有銷完。那么這里面傳遞出一個信號,我們的產能已經開始接近于過剩了。
現在小龍蝦全國平均畝產只有120斤左右,但在技術比較成熟的地方,比如說潛江地區的平均產量大約是400斤左右每畝,現在全國小龍蝦養殖面積還在進一步呈井噴勢擴大,同時技術普及速度也很快,隨著技術的提高,不要說達到400斤畝產量,全國平均單產只要達到200斤/畝,我們這個市場就可能出問題。再從我們服務的餐飲企業傳來的信息來看,2018年餐飲市場整個消費能力沒有上升的趨勢,甚至有下降的趨勢。小龍蝦養殖*終是要到我們食客口中去,要被消費者所消費的。因此除了餐飲食用以外,能不能開發出其他更多的休閑食品種類,來對小龍蝦養殖的產能進行消化,是很關鍵的問題。
集合以上信息我們不難得出不及早布局,*控產能、第二個開發更多以小龍蝦為食材的食品,那這個行業的未來還是值得擔憂的。小龍蝦現在的價格一年比一年高,這不是一個好事!小龍蝦不能被資本市場炒作!小龍蝦要回歸理性,我們要讓小龍蝦成為一個大眾食品!我們不能讓他變成貴族食品!讓廣大的消費者、老百姓能夠吃得起。所以要呼吁我們小龍蝦產業鏈各方面,從養殖端開始包括我們動保、飼料等相關的企業、流通加工環節、餐飲企業共同努力把價格降下來,才能讓消費量更大,才能讓行業的供需平衡。
小龍蝦從池塘一出來,在流通環節就有六道甚至七八道轉手,把小龍蝦成本推高,所以我們現在要提倡有能力的養殖基地盡量去掉中間環節直接和市場對接,小龍蝦銷售也要采用新零售、新業態,讓我們的蝦直接跟餐飲對接跟市場對接,省去一些中間環節。這樣才能夠把小龍蝦的價格從一個方面給他降一降。我們養殖戶要從怎樣降低成本、提高品質多下功夫,我們的流通環節盡可能的壓縮中間環節,我們的餐飲企業要放棄過去暴利時代的那種想法,小龍蝦就是一個普通的食材,要有這樣的心態我們整個產業才能健康的發展。
3、如何能生態的養好蝦,陳老師提出:
養蝦真正的功夫不是在喂養蝦本身,而是在營造合理的小龍蝦生態環境。其一是要控制好養殖密度,蝦的密度越高對整體生態環境要求也就越高。密度基本要控制在8-10只/m2,密度高了就下籠捕撈,給小蝦提供生長空間,讓精心營造的小生態圈保持好動態平衡。其次是要注意水草這個*關鍵的因子,要讓蝦的生長與水草及水草間的生物活餌達到動態平衡。
我們現階段選擇的水草是輪葉黑藻,因為蝦特別愛吃,且輪葉黑藻是中國本土水草、喜高溫,他有1%的蛋白含量,維生素A族B族D族都有,是很好的小龍蝦餌料,不僅能夠滿足小龍蝦生長所需營養,還能提高小龍蝦自身免疫力。以前河溝里到處都是這種草,后來沒有了,原因就是都被小龍蝦吃掉了,既然小龍蝦這么愛吃,那我們就種給他吃,而且螺絲、搖蚊幼蟲、蜻蜓幼蟲等也愛吃這種水草,這些正好是小龍蝦的天然活餌。輪葉黑藻是喜高溫藻,高溫期生長旺盛,庇蔭效果好,小龍蝦喜冷不喜熱,輪葉黑藻剛好給小龍蝦夏季提供了庇護和陰涼。同時池塘的改造要高起點設計,從開始就要精心設計,比如池塘順著季風的方向建設,上風口進水,下風口出水,便于排污,也便于溶解氧的進入水體。
4、在不斷的探索中,陳老師還發現了許多小龍蝦不為人知的秘密:
以前冬天10月份以后小龍蝦都是不投喂的,有一年冬天我們投顆粒茶籽餅清理野雜魚,后來發現開始粉末沒了,再后來落在草上的大顆粒茶籽餅變小也逐漸消失,并且在溏里發現了小龍蝦蛻的殼,那就說明小龍蝦在攝食且在生長,才會蛻殼。經過進一步的觀察發現證實是小龍蝦冬季攝食后,我們就開始投喂一些芝麻餅、花生餅之類,結果第二年我們的小龍蝦*早上市,比其他養殖戶至少早了1個月,搶占了市場先機。
再后來就小龍蝦冬季攝食及蛻殼這一現象,我又對傳統養殖理念里提及小龍蝦冬季全都進洞的生活習性產生了質疑,結合我觀察到有大量小龍蝦在冬季活動,決定做了*瘋狂的實驗。專門抽干了一個池塘,發現確實有大部分小龍蝦并未進洞,而且冬季在外活動的蝦苗居多。通過以上兩次事情過后,我認定現在主流的小龍蝦養殖技術并不一定完全正確,還需要繼續去發現和認知。這也造就了我接下來更大的發現。
小龍蝦主流觀點是一年只能繁育*,2015年3月我們把產過卵的黑殼蝦(抱過卵的小龍蝦腹部的游泳足是直立的,沒有抱過卵的小龍蝦游泳足是抱緊的)放入了沒有養殖過小龍蝦的池塘,確實出現了很多蝦苗,但是還不能*終確定,擔心有原生蝦對這個數據造成了誤導。
第二年3月,我們又新挖池塘,保證沒有原塘蝦影響數據后再次放入抱過卵的黑殼蝦,10天左右就發現有蝦開始打洞,這是小龍蝦產卵的一個信號,再過1個月左右發現了蝦苗,又過一個月發現了更多的蝦苗,這足夠說明小龍蝦確實能夠二次繁育。2018前一階段我們的小龍蝦產量并不是太好,員工都有些緊張,早春2萬多斤的大蝦40多一斤沒有賣,一百多萬產值沒有要,只是重新打散后又放回各個池塘,員工對我的做法很不理解,但6月份下去割草的時候發現了很多蝦苗,大家才放心,實際我的做法就是為小龍蝦二次繁育而沒有告訴大家的一個秘密。也得意于此我們2018年小龍蝦產出后勁十足。因在小龍蝦繁育過程中因為公蝦需要承擔打洞和多只母蝦交配的重要任務,所以我們并沒有對公母比例做人工干預,而是選擇了自然性比。同時為了得到殼薄、爪小、肉質比例高的小龍蝦我們選了8個系天然水域的原種,兩兩交,產生四個*代子一代,再次兩兩交,產生兩個第二代子一代,*終兩兩交產生的子一代麻殼蝦,再混育后人工選育再到大田里自然篩選,歷時7年日日夜夜苦行僧式的堅守,不敢有任何錯誤發生,否則前功盡棄從頭再來。
5、習慣了探索的陳老師,也總結出了一套五月瘟生物防控的辦法:
通過我們這些年的研究發現引起小龍蝦大發病的兩個關鍵因子。首先是溶解氧,小龍蝦在清晨的時候容易浮頭,在陰雨天的時候容易浮頭,只要小龍蝦三次浮頭,這個池的蝦必然開始發病,要使池塘不缺氧,首先在蝦塘的改建時就需要按照疾風方向建設,我們知道水中的氧氣70%來自水生植物產生的氧,30%來自空氣的溶解氧,在晴天時,水生植物所產生的氧氣是足夠用的,但是在陰雨天,這部分來自空氣的溶解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按照疾風的方向修建池塘就是要讓空氣在水體表面作用的時間足夠長,來破壞水體表面張力,空氣中的氧分子向水中溶解的速度也會隨之會加快。
水草種植同樣是個重要環節,但不是越多越好,要*控制,不能過多。水草在陽光充裕時可以產生氧氣,但是在陰雨天及夜晚,他的生物耗氧也是不容忽視的。另外池塘底部也不能出問題,底部的糞便殘餌等大量的有機質沒有得到及時的降解,就會繁殖微生物,其中部分菌類會大量消耗底部氧氣,造成底部缺氧,所以我們要在晴天時適當的使用有益微生物,及時轉化分解底部有機質。再者就是要讓水草長到一定高度,小龍蝦除了攝食以外,其他時間都會在草上棲息,這樣把小龍蝦生存的平面空間改成了立體空間,相對密度就會降低,且把小龍蝦生存環境從含氧量較低的底部提高到含氧量較高的水體中上層。通過這樣幾個措施,我們可以讓小龍蝦盡量的避免缺氧,小龍蝦的免疫功能就會比較正常,不容易染病。
第二點就是要盡量的減少水溫溫差變化,如果在*24小時中變化兩三度,小龍蝦是能夠自我適應的。但如果說水溫晝夜溫差達到了五度,小龍蝦就會有反應。更極端的一種情況,剛才是晴天、大太陽,突然變天暴雨一下來,這個時候是*容易出問題的。如何才能減少這個水溫的劇烈波動,還是水草!其次是藻類,要讓它有一定的量。那么我們整個池塘的水體就相當于一個熱容器。溫度高了藻類和水草光合作用,把光能轉化為生物能*后變成了化學能儲存在藻類和水草里面,不至于使水體的溫度過高。而到了夜晚的時候,水草、藻類通過呼吸作用也在釋放能量,使水體的溫度不會快速下降。
但水草的種植量不宜過多,早期也就是在春季,水草覆蓋量應占整個池塘主體的30%,到了夏季我們水草的覆蓋量*不能超過60%,這個池子里要讓一部分草 接近或達到水面的高度,如果池子里面沒有邊上也要有水花生或者野草之類這樣的草。這些草是來救命的,在夜晚、凌晨或者是其他陰雨天氣時,萬一池子底部缺氧了,小龍蝦會自我調節浮上來,偶爾一兩次這樣的浮頭不要緊,但是次數只要超過三次就會有問題。總而言之一句話,養蝦大發病就是因為前期我們對生態調控這個工作沒做好,所以說我們養蝦的*工作、主要的工作,不在養蝦本身,而是在給小龍蝦營造生態環境這一個過程,才是我們重點要抓的地方。
不用藥、少喂料、生態的辦法養好蝦!是陳老師提出并極力倡導的小龍蝦養殖模式。借以上陳老師的成功養殖經驗給大家加以參考,穩健走好2019小龍蝦之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