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伊始,伴隨著春節的臨近,黑龍江省大慶市杜爾伯特的水產人心里溫暖如春。成功自主繁育史氏鱘魚幼苗和鰲花魚苗,實現了扣蟹優質苗種的自主繁育;地產蟹憑借響亮的品牌、過硬的品質、完備的物流,“橫行”各地消費者餐桌;蟹稻共作模式大獲成功,大銀魚產量產值雙突破……“連環湖”號水產品名利雙收,成為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一張“金色名片”。
繼2016年初提出“將水產業打造成又一支柱產業”,三年來,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水產業“擼起袖子加油干”,如今交上了一份精彩答卷,挺起龍江漁業的“腰桿子”。
水資源得天獨厚水產業借勢揚帆
杜爾伯特漁業經濟歷史悠久,資源優勢得天獨厚。境內有嫩江和烏裕爾河、雙陽河兩大水系,大小湖泊201個,水域面積205萬畝,在全省縣級中*。目前,全縣可養魚水面達154萬畝,占全省可養魚水面25%以上,其中500畝以上水面占全縣可養魚水域面積90%以上。草原廣袤,水生生物、天然餌料富集,成就了杜爾伯特水產品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綠色生態的美名。
杜爾伯特人沒有辜負上蒼的恩賜。2016年初,縣委縣政府提出,力爭用五年時間,將水產業打造成又一支柱產業,建成黑龍江省淡水產品物流集散中心。水產業“大會戰”就此打響。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水產總站站長梁輝告訴記者,2016年至2018年,水產品產量由3.34萬噸增加到4.3萬噸。雖然產量增加不明顯,產值卻從3.6億上升至7.2億,翻了一倍。
*新數據顯示,2018年全縣大銀魚產量突破1400噸,實現產值5000萬元,“中國大銀魚*縣”實至名歸;全縣河蟹養殖面積發展至近40萬畝,總產量逼近2000噸,產值突破億元,蟹品牌昂首登場;項目基地建設穩步推進并陸續投用,名特優魚種占比增加,“連環湖魚”品牌效應逐步彰顯,杜爾伯特水產業迎來發展黃金期。
三駕“馬車”并駕齊驅四個項目同頻共振
基礎設施建設快馬加鞭,做足種質資源保護及苗種繁育文章。
石人溝種質資源項目基地整體完成驗收,計劃明年投產。據介紹,該基地旨在保護嫩江野鯉種質資源,達產后保種養殖水面可達2.6萬畝,年保種能力提高到1.8萬組、共3.6萬尾,保種數量增加近40%,為杜爾伯特乃至全省現代種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連環湖生態漁業苗種基地及名特優苗種繁育基地里,總投資1200萬元的繁育基地已于2018年春投產,共繁育鯉魚和白鰱夏花3000萬尾、鱖魚夏花4萬尾。項目滿負荷運行后,年可繁育夏花1.5億尾、秋片50萬斤,配套湖灣可培育春秋片100萬斤,實現產值900萬元。加上名特優苗種基地,總產值可達1300萬元。苗種基地建有可容納20萬斤冬儲活魚的越冬池,魚品反季銷售難題迎刃而解。
2018年,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投入500萬元建設了現代漁業科技園,目前已建成基礎設施80%,預計今年可投入使用。科技園引進名特優苗種進行試驗示范養殖,成功后向全縣推廣。科技園還建有300平方米的培訓用房,培訓漁民和水產業工作者。
梁輝說,這三個大項目對水產業基礎性的苗種保護、苗種繁育、試驗示范養殖與技術推廣實現了全覆蓋,稱得上為水產業保駕護航的三駕“馬車”。
此外,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近年來不斷健全生態補水機制,通過渠系從嫩江引入枯水年份所需的漁業生產用水,保證了漁業正常生產。這四個項目同頻共振,形成一張細密的保護網,夯實了杜爾伯特水產業發展基礎。
打品牌延伸鏈條“連環湖”風生水起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泰康鎮南湖商圈,不到1公里長的餐飲一條街,分布著20余家以魚為主要食材的餐飲企業,家家生意火爆。“不少食客特地從大慶、齊齊哈爾、哈爾濱等地趕來嘗鮮。”大龍湖漁村經理吳玲玲介紹,店里經營著魚類菜品20余種,每個月營業額都不下10萬元。“自從縣里打響‘連環湖魚’品牌,慕名而來的食客都知道杜爾伯特的魚綠色、生態、口感好。”
近年來,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漁業以“魚頭餐尾”為發展理念,著力打造“一條魚的完整產業鏈”。品牌建設沖鋒在前,主打天然野生生態牌,打造優質有機無污染綠色品牌“連環湖生態魚”。成功舉辦國際高峰論壇、開湖節、冬捕節、冰雪漁獵旅游節、魚品烹飪大賽等高端活動,邀請中央、省市新聞媒體多次走進杜爾伯特,擴大漁業知名度,提升品牌影響力。
建成水產品營銷展示中心,在全省開設“連環湖生態魚”直銷店20處,年銷售額達1200萬元。設立中國龍菜大師工作室及產品研發基地,搭建大型餐飲企業水產品直供鏈,實現省內活體水產品異地供應、全季覆蓋。連環湖魚出口新加坡,大閘蟹打入香港市場,大銀魚遠銷日韓歐美,累計實現產值2.5億元。
積極搭建線上銷售平臺,通過互聯網及微信營銷模式,將杜爾伯特地產生態魚品銷往省內外。積極發展休閑漁業,建成休閑漁業基地12處,開發體驗項目30余個,年吸引國內外游客72萬人次,實現收入6.8億元。
面向未來,杜爾伯特水產業將重點發展和壯大河蟹產業,持續擴大品牌影響力,加強和水產品加工企業合作,擴大精深加工規模,深度延伸產業鏈條。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