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今春,全國各地廣泛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加快補齊發展、民生和精神短板,讓億萬農民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為龍頭送文明下鄉
春節前,四川省組織“文化列車”同心藝術團來到涼山州昭覺、喜德等深度貧困縣,為當地超過3萬群眾帶來歌舞、川劇變臉、雜技等文藝表演。
小品《愛灑大涼山》講述駐村扶貧干部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故事。小品主人公彝族小女孩對知識的渴望,引起昭覺縣民族中學學生吉克不哈的共鳴:“我和這個小女孩一樣從小熱愛學習。對我來說,知識和文化是*寶貴的財富。”
2019年元旦、春節期間,各地各部門組織文化文藝小分隊開展慰問演出、非遺展示、書畫展覽等活動,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也凝聚起團結進取的強大精神力量。
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為龍頭送文明下鄉,是此次“三下鄉”活動一大亮點。文化文藝小分隊的藝術家與當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文藝工作者或結成對子或同臺演出,受到群眾歡迎。
草原上一間鄉村文化活動室,傳出陣陣激昂的馬頭琴聲,冒著嚴寒從四面八方趕來的牧民圍坐在一起,觀看烏蘭牧騎演員的精彩演出。
這是內蒙古“草原綜合服務輕騎兵”下鄉開展活動時的場景。內蒙古以“烏蘭牧騎+”的方式,將文藝演出、政策宣講、農牧業科技、醫療衛生、法律援助等服務項目整合,組建200多支“草原綜合服務輕騎兵”,為偏遠農村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2000多個服務點提供綜合性服務。
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為農民群眾支招解愁
一個多月前,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寧夏分會場集中示范活動在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文化廣場舉行。福寧村村民馬良民從現場領了一厚沓書回來。
馬良民家養了4頭牛、10只羊,還有4畝地流轉出去種了青貯玉米。趁著春節期間“打工閑”,他把書翻了個遍:“這些書有用得很,現在我知道牛羊感冒是啥癥狀、買啥藥,省時省力還省錢。等土地流轉到期,我想種葡萄,能掙錢的都要試一下。”
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寧夏在銀川、吳忠等5個地級市分別設立分會場,開展文藝演出、醫療義診、農業科技指導、司法援助等活動,為農民群眾現場支招解愁。
充分發揮“三下鄉”活動品牌效應和示范作用,福建省市縣鄉四級聯動,拓展“三下鄉”群眾受惠面。在舉辦集中示范活動之前,提前對群眾需求進行摸底,活動現場為群眾提供近百項惠農服務。
2019年1月12日,廣西百色市田陽縣洋溢濃濃暖意,來自宣傳、文化、科技、衛生、農業、司法等15個單位的專家和志愿者,為老區上萬名群眾提供現場咨詢和服務,還走村入戶把服務和物資送到田間地頭。
安寧村村民黃蘭愛從10多公里外趕來參加生豬養殖培訓。課后,她留下了生豬養殖專家的電話。她告訴記者:“收獲很大,以前都沒有在意要及時打掃豬欄衛生,聽了專家的課才意識到這個問題。”
推動社會資源向基層傾斜
2018年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貴州省委、省政府共同在遵義市正安縣舉辦集中示范活動。主辦方介紹,今年活動*特點是由“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月度人物組成醫療服務隊為群眾開展義診和健康講座,讓典型人物走到群眾身邊為群眾服務。
深入農村積極開展健康促進活動,推動醫療資源向農村流動,“三下鄉”活動成效明顯。
臨近春節,太行山深處熱鬧非凡。1月23日,河北分會場集中示范活動在保定市阜平縣舉行,30多家河北省直成員單位向阜平縣提供項目、資金、物品總價值9.81億元。
活動中,醫療專家團隊為百姓送藥義診。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醫生劉煥龍說:“這項活動既能方便群眾就醫,也能幫助我們醫生進一步了解基層群眾的身體狀況和健康意識,對我們制定幫扶計劃很有幫助。”
今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在荊楚大地開展得熱熱鬧鬧,為百姓解決實際問題。
“種地經常需要彎腰、低頭,我的頸椎經常疼,真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讓專家看病。專家幫我按摩,貼了膏藥,疼痛有所緩解。希望這樣的活動經常舉辦。”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朱集鎮旺午村村民劉小華說。
襄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和平說,我們要帶著對人民群眾的真心真情,變集中服務為常態化服務,變“三下鄉”為“常下鄉”,推動各類社會資源向基層傾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