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設銀行緊扣新時代涉農客戶新需求,用金融科技與金融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推動金融改革創新與農村經濟轉型升級互促共進。建行董事長田國立指出,要秉持責任擔當和開放共享理念,從城鄉融合共生的視角,搭建城鄉對接、雙向賦能、互惠共贏平臺,用大場景、大連接、大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建設銀行利用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利用金融創新助力鄉村振興,踐行國有大行社會責任擔當,開拓業務新藍海,充分展現了“服務大眾安居樂業 建設現代美好生活”的使命情懷。
夜幕降臨,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的大廳熱鬧非凡,拍賣交易鐘根據競拍順序在更新信息,鮮花裝運車隨著拍賣節奏在不停穿梭。競買商張震正在使用建設銀行“龍花拍”充值系統進行保證金充值,接著順利完成了*的拍賣任務。“使用建設銀行的‘龍花拍’充值系統,在手機上就能完成充值,分分鐘就能到賬,實在太便利了!”張震激動地發出感嘆。前期,了解到花拍中心存在充值流程慢、無法滿足拍賣交易實效性的困難后,建設銀行云南省分行實地走訪拍賣市場,迅速成立科技小組,為花拍中心量身打造保證金充值系統,實現移動充值功能,提高資金充值效率。截至2019年2月20日,交易量36570筆,交易額1.26億元。
同時,建設銀行云南省分行從鮮花拍賣交易產業鏈前后端入手,結合花拍中心大數據資源,開發“云花貸”產品,前端為花農提供種植資金支持,后端為花商提供周轉資金支持。昆明鳳棲花卉有限公司成為“云花貸”*個體驗者,產品上線當天就獲得了96萬元貸款。在云南,鮮花也代表了另一種生活,小小一枝花,是云南29萬戶花農的家庭生活來源。
近年來,貴州省六盤水市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以紅心獼猴桃為代表的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全市獼猴桃基地2012年開始大規模建設,全市形成了18.18萬畝的獼猴桃產業帶。目前,六盤水市已形成集獼猴桃種植、儲藏保鮮、銷售和獼猴桃酒研發、生產、銷售及其他獼猴桃延伸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體系,但由于資金有限,獼猴桃基地提升改造存在困難,產業帶動就業不夠理想。
建設銀行貴州省分行了解情況后,實地走訪獼猴桃基地,對獼猴桃產業進行深入調研后,對獼猴桃產業審批貸款3億元,貸款資金用于獼猴桃基地建設。同時,為推動獼猴桃產業的市場拓展及持續發展,建設銀行貴州省分行利用善融商務平臺,開展多元化宣傳活動,通過“黔貨出山”“善融扶貧”等活動對產品進行宣傳及推廣,果子*亮相善融商務平臺就取得了開賣40分鐘4000箱果子被一搶而空的好成績。除此之外,為協助企業做好農民金融服務工作,建設銀行貴州省分行通過“裕農通”協助企業做好村民土地流轉費及務工勞務費的代發,做好農村區域金融環境建設,服務好村鎮居民。
當前農村金融領域依然存在“融資難”“融資貴”“偏遠地區金融服務*后一公里”等問題,成為制約廣大農村地區獲得有效金融服務供給的瓶頸。建設銀行利用金融科技賦能“三農”,深度助力鄉村振興。運用“農業大數據+金融科技”,通過整合涉農數據與信息平臺功能,創新貸款產品,實現貸款全流程線上辦理,大幅降低涉農貸款融資成本,成為破解農村小微企業和農戶融資難、融資貴的有效途徑。運用“互聯網思維”,在縣域鄉鎮農村地區已設立15萬個“裕農通”助農金融服務點,打通金融服務*后一公里。打造對公智能撮合平臺,針對涉農客戶“余”“缺”需求,進行在線智能撮合,解決農村地區“融資慢”問題。依托自有善融商務電商平臺,通過開辟綠色通道、減免相關費用等措施大力開展電商*扶貧,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穩定增收脫貧。
建設銀行根據農業現代化發展需要,順應農業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趨勢,打造差異化涉農金融產品體系,建立涉農客戶分層體系,實現涉農金融服務由單一向多元化轉變。為拓展對涉農小微企業和農戶的普惠金融服務,創新網絡供應鏈模式服務“三農”。積極跟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開發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產品。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特色融資需求,創新“鄉村農擔貸”“富硒茶葉貸”等產品。創新“N+農戶”貸款模式,有效推進個人支農貸款發展。為有效解決“農民工討薪難”的社會難題,同業率先開展“民工惠”業務,疏通產業鏈梗阻,實現農民工工資及時*到賬。截至2018年12月末,建設銀行涉農貸款余額突破1.7萬億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