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9日,在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吉林省代表團,與代表們共話“吉林省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爭當現代農業排頭兵、白雪換白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振興發展的話題。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3年,但2700萬吉林人民在向小康社會奮進的征途中時刻牢記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和重要指示,用行動向總書記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爭當現代農業排頭兵”離總書記的要求又近一步
2015年全國兩會結束后,吉林省委、省政府專門成立了吉林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并出臺了《吉林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總體規劃(2016-2025年)》。按照規劃,到2020年,長春市和其他9個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及市(州)城市周邊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總計有14個縣市區。到2025年,全省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梨樹縣和長春市九臺區是14個縣市區中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市區縣。九臺區位于吉林省中部,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2018年12月10日,被農業農村部公示為全國全程機械化示范縣。
梨樹縣素有“黃金玉米帶”“東北糧倉”之稱,年玉米總產量50億-60億斤。梨樹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貴滿介紹:“梨樹縣2015年承擔了原農業部‘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示范面積2.09萬畝;2017年和2018年承擔了吉林省‘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示范面積3.5萬畝,建立省級示范區3個。目前,梨樹縣共建立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區30個。示范田全部采用‘梨樹縣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種植模式’,示范區內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2018年梨樹縣建設高標準農田25.45萬畝,全縣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2%。”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于強介紹:“2015年以來,為貫徹落實總書記的囑托,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堅持實業興農,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吉林省糧食總產已經連續6年穩定在700億斤的階段性水平,2018年達到726.6億斤,位居全國第7位,糧食單產865斤/畝,位居全國第4位;二是堅持強基固農,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全省累計整合投資140多億元,在全省建設集中連片高標準農田900多萬畝;三是堅持創新活農,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全省土地流轉面積2619萬畝,占家庭承包面積的41.6%。就目前全省進度看,敦化市、長春市九臺區、梨樹縣即將達到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標準,我們離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白雪換白銀”基本實現了總書記的要求
目前,吉林省范圍內每年都有37個大項、140個冰雪旅游活動開展,火熱的冬季旅游,基本實現了總書記“白雪換白銀”的要求。舒蘭市是踐行總書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實踐地。2015年全國兩會后,舒蘭市委、市政府選擇了冰雪資源豐富的上營鄉馬鞍嶺村二合屯,打造了“吉林雪鄉·舒蘭二合”旅游景點,時任市委書記的李富民告訴記者:“按照總書記的囑托,我們結合實際,經過緊張有序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必要的準備工作,‘吉林雪鄉·舒蘭二合’旅游景點在2016年初開始正式對外營業。當年這個冰雪季節全屯旅游收入達80多萬元,戶均增收5500元。實踐證明,總書記的‘兩山’理論極為正確,為舒蘭市委、市政府幫助農民冬季增收指明了方向,開辟了一條致富路。”
2017年-2018年的冰雪季,來二合屯旅游景點的人數達10萬人次,旅游收入達到1000多萬元。舒蘭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肖模喜說:“三年多來,舒蘭市的冰雪旅游資源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據統計,2018年一季度,吉林省接待旅游總人數4820.48萬人次,同比增長17.18%;實現旅游總收入達到892.30億元,同比增長22.25%。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吉林大地喜結碩果
2015年全國兩會之后,吉林省迅速在全省范圍內相繼實施了“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加大對綠水青山生態資源的保護和有序開發利用。
2018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再*踏上了吉林大地。在考察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時再*做出了“綠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這條路要扎實走下去”的重要指示。前郭縣以查干湖為核心,打造生態保護,延伸旅游市場開發,助力綠色農副土特產品的種植加工和銷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達到了雙贏。2018年,查干湖榮獲了國家第二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十一”長假期間,查干湖景區游客數量創歷史新高,累計接待游客31.1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7億元。
前郭縣借助查干湖的品牌效應,全力布局王府站鎮至查干湖、城區至查干花鎮兩條綠色產業帶建設。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市級綠色農業基地8個,面積達到5萬畝,棚膜面積發展到8萬畝,綠色農作物種植種類涵蓋了大米、蔬菜、雜糧、雜豆等90%以上的農產品類別。全縣稻田養鴨面積達到1.8萬畝、稻田養蟹(魚)面積達到5.035萬畝。前郭灌區的31.8萬畝水田,已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全縣綠色防控面積已經達到80萬畝。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數量已達到101個,實現產值8.7億元。綠色食品原料基地和綠色食品企業生產基地總面積已經突破70萬畝。
據了解,吉林省在制定規劃時明確要求,農業功能要從以經濟功能為主向經濟、社會、生態功能并重轉變,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農業,率先在全國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的農業清潔生產目標。全省單位耕地面積化肥、農藥施用量降低5%以上,完成黑土地保護治理面積50萬畝,水土流失治理面積9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提升至45%。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