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農業銀行:牢記使命耕耘“三農”熱土(圖)
農業銀行:牢記使命耕耘“三農”熱土(圖)
農業網   時間:2019/3/6 9:29: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閱讀數:382

三農

  一直以來,農業銀行牢記職責使命,精心耕耘“三農”熱土,始終堅定走在金融機構服務“三農”前列,有力地發揮了在農村金融體系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探索出新時期大型商業銀行支持“三農”發展的有效途徑,以顯著成效和自身發展更好地詮釋并踐行了服務“三農”是農業銀行立行之本。

  情系“三農” 用心用力解難題

  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我國是農業大國,“三農”問題始終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

  農業銀行恢復成立之初,按照當時的業務分工,遵循“以糧為綱、農林牧副漁并舉,提高經濟效益,活躍農村經濟”的指導方針,大力支持農業資源開發和技術改造、國家商品糧棉糖生產基地建設、糧棉轉化轉產、土地治理等,進一步增強了農業農村的發展后勁。

  20世紀90年代中期,順應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和商業銀行改革進程加快的形勢和要求,農業銀行把支持農業產業化作為重點,從支持追求產品增長為主的農業向支持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的農業轉變,從支持提供農業初級產品為主向支持建立種養加一條龍、農工商一體化轉變。另外,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鄉鎮企業的支持力度,特別是農業資源、礦產資源、水利資源、土地資源、人力資源等十分豐富、有著巨大開發潛力的鄉村地區。

  21世紀“三農”發展的特點和農民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給做好“三農”金融服務提出了新課題。農業銀行找準惠農切入點,于2008年4月率先發布了服務全國農民的產品——金穗惠農卡,從此,全國農民有了一張屬于自己的銀行卡。作為一張專門服務農民的銀行卡,惠農卡具有小額貸款循環發放、資金匯兌、社會保障代理、財政補貼發放等特色功能,為農民享受現代金融服務奠定了堅實的用卡基礎。

  此后,按照國家加快普惠金融發展的要求,農業銀行持續深入推進以“一張卡(惠農卡)、一個代理服務點(惠農服務點)、一臺電子機具(轉賬電話、POS機等)、一攬子金融服務(存取匯兌等)”為核心內容的“金穗惠農通”工程,讓農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便捷的基礎金融服務。

  在西藏,農業銀行以惠農卡為載體創新推出“鉆金銀銅”四卡特色信用貸款產品,為持續改善農牧區生產生活條件、支持農牧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通過“四卡”產品有效對接“公司+農牧戶”“合作社+農牧戶”“信用鄉(鎮)村+農牧戶”等方式,提高了農業產業鏈與金融服務的黏合度,促進了農牧業增產增效,拓寬了農牧民增收渠道。

  在此基礎上,農業銀行抓住電子化技術、互聯網技術快速推廣應用的機遇,將點多面廣的傳統優勢與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努力構建“人工網點+自助銀行+惠農通服務點+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流動服務”“五位一體”的縣域農村金融服務渠道體系,有效提高了農村基礎金融服務覆蓋面。

  為順應農業農村移動互聯時代發展新趨勢,近年來,農業銀行把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作為“一號工程”,自主研發上線“惠農e通”平臺,融合“惠農e貸”網絡融資、“惠農e付”支付結算、“惠農e商”農村電商三大功能,努力讓廣大農村和農民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現代金融服務。

  堅定方向 關鍵時刻沖在前

  因“三農”而生,因“三農”而興,因“三農”而強,農業銀行恢復成立四十年來,一直站在我國農村金融事業發展的前沿,帶著深深的感情用心用力做好服務“三農”工作。

  在轉型時期,農業銀行確立了服務“大農業”“大市場”、開展集約經營的支農思路,信貸資源逐步轉向支持“糧棉大縣”“兩高一優”示范區及農業產業化經營和優質民營企業。

  “著力開發和培育農業有效信貸需求,選擇優質‘三農’客戶,大力推進農業信貸結構調整,實現支農與銀行效益的統一。”來自浙江分行的一份資料顯示,當時服務“三農”主要有六個著力點:農村電網改造、水利基礎設施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發展,民營經濟和優質中小企業,農村城鎮化建設,農村商貿物流體系建設,以及農民發展生產經營和改善生活環境。在農業銀行的鼎力推動下,農村家庭經濟逐步發展起來了。

  21世紀以來,為順應改革開放新形勢,根據2007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對農村金融改革發展作出的部署,農業銀行確立了按照“面向‘三農’、整體改制、商業運作、擇機上市”的總體原則進行股份制改革,以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轉化升級和提高支農資金使用效益為目標,以支持農業產業化、農村基礎設施、特色資源開發和農村電網改造等為重點,進一步增加信貸投放,增強服務“三農”實力。

  2009年1月,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堅持股改不改服務“三農”方向、上市不減服務“三農”力度,積極加大“三農”業務投入力度,不斷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2010年7月上市以來,農業銀行“三農”業務對全行的貢獻度不斷提升,實現了成本和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發展。

  面對新時期新農民的新需求,2016年初,農業銀行創新推出農民專屬的特色個人住房貸款產品——“農民安家貸”。該產品針對進城農民特點,簡化了收入證明等手續,靈活設置了還款方式,有效滿足了廣大農民進城購買商品住房的信貸需求。產品推出以來,深受進城購房農戶的歡迎。

  在湖南,農業銀行依托“農民養老貸”破解征地農民參保繳費難題。2016年,針對湖南省150萬被征地農民的參保需求,湖南分行推出“農民養老貸款”,使被征地農民可貸款足額補繳養老保險,退休后在獲得基本生活費的前提下,用養老金償還貸款。

  需要時候不缺位,關鍵時刻沖在前。在積極為農民解決安家與養老問題的同時,農業銀行大力支持農村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涉農民營及小微企業和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生產,充分發揮服務“三農”的國家隊和主力軍作用,助推“三農”產業不斷做大做強。截至2018年9月末,農業銀行涉農貸款余額達3.36萬億元。

  構建機制 力促商業可持續

  農業銀行一直努力探索并實踐金融服務“三農”的可持續性。多年來,隨著農業農村農民發展的日新月異,農業銀行始終貫徹落實面向“三農”的市場定位,開展“三農”金融服務試點、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等,進一步探索大型商業銀行服務“三農”、商業運作的新模式、新路徑。

  2008年3月,農業銀行開始推動在6個省11個二級分行進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試點行在省行和二級分行都設立三農金融分部,并將縣域支行作為服務“三農”的平臺,所有業務全部納入三農金融分部核算和管理,全面搭建起三農金融事業部組織架構。同時,圍繞“體制更順、核算更準、機制更實、單元更活”的總體要求,三農金融事業部試點行進一步做實“六個單獨”運行機制。

  隨著改革試點的成熟,2015年4月,農業銀行正式獲批將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覆蓋到所有的縣域支行。同年,農業銀行將2089個縣域分支機構全部納入事業部管理。

  從2008年啟動改革以來,農業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經歷了試點、擴大試點、全面推開和進一步深化改革四個階段。經過十多年的改革,三農金融事業部體制機制優勢逐步顯現,縣域支行的經營活力得到了充分激發,“三農”業務運行質量明顯提高,實現了服務“三農”機構和團隊的專業化、資源配置的制度化、政策產品的差異化及可持續性。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監管機構指導農業銀行“三農”業務的9項監管指標實現全面達標。截至2018年末,農業銀行縣域貸款余額突破4萬億元。

  實踐證明,農業銀行初步找到了一條商業化服務“三農”的有效途徑,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符合我國國情和農行行情,為大型商業銀行做好“三農”金融服務提供了一整套成功方案。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農”改革發展站上了新的歷史起點。農業銀行將緊扣新時代“三農”發展趨勢,進一步完善服務“三農”體制機制,加快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推動農行金融服務“三農”的能力和水平邁上新臺階。

  未來,農業銀行將積極貫徹落實服務“三農”要求,高舉服務“三農”、做強縣域旗幟不動搖,堅持商業化服務“三農”不動搖,全面服務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鄉村振興戰略和脫貧攻堅部署,切實做好新時期服務“三農”工作,把服務“三農”工作抓得更實、做得更好,努力以新氣象、新作為開創新時代服務“三農”工作新局面。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xhj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