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龍蝦從澳洲起飛,早上抵達首都機場后,中午就能端上餐桌。通關速度的刷新,源自海關不斷推出的便利化新舉措。隨著進口商品越來越快地走進國門,老百姓也吃得越來越鮮。
澳洲龍蝦、英國面包蟹、俄羅斯帝王蟹……這些千里迢迢來到中國的活海鮮,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北京的生鮮超市。
“通關速度越快海鮮存活率就會越高,老百姓也能越早買到。”北京華儀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負責人高先生深有感觸。在以前,通常航班落地后4到5小時才能完成通關手續,現在2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隨后,這些海鮮立刻被送往京深海鮮市場、生鮮超市,半天的工夫就能端上餐桌。
去年以來,伴隨著機構改革以及通關便利化等措施,企業進口報關流程有了大幅改變。
“以前一票貨物,要等航班落地后才可以進行報關報檢手續,報檢完成后還要出紙質通關單,通關單要經過打印、簽字、蓋章,核發后企業才能拿到。拿到紙質通關單后有了理貨信息才能向海關進行申報。”高先生說,以前這些工作都需要企業人員與海關關員面對面完成,時間成本和人員成本都比較高。去年機構改革順利推進,海關也實行了全面的無紙化辦公,這就使得所有的報關手續實現了前移。當貨物從國外起飛后,企業人員就可以通過電腦上傳文件,向海關進行預申報,現場理貨后就會自動放行或者通知企業查驗。
說起查驗,高先生還記得,以前鮮活產品是和普通貨物一起由海關的查驗科進行查驗,由于貨物很多,有時會出現貨等人的現象。為了提高鮮活產品的通關速度,海關單獨成立了一個科室專門進行鮮活產品的查驗,“現在只要貨物移到查驗中心,立馬兒就可以查驗,基本不存在貨等人的情況。”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3月*周,北京口岸進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壓縮47.33%;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壓縮41.72%。
通關加速的同時,北京地區貿易也保持增長態勢,實現了“開門紅”。據*新統計,1月份北京地區進出口2397.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8%,環比增長4.4%。
今年,口岸營商環境還會進一步優化。年初,北京海關推出了減少單證種類、簡化單證辦理等方面共27條措施,自1月1日至3月31日在北京關區開展為期3個月的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
除了空運,北京市場上的許多進口商品也依靠海運。去年以來,京津兩地商務和海關部門通過相互聯動,推出一系列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新舉措,進一步提升了海運進出口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今年,北京海關與天津海關又聯合制定了2019年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在通關管理、聯動處置等方面實現步調一致,讓更多企業受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