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養殖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傳統養殖業正處于向現代畜牧業不斷轉型升級的變革期。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牧業集團黨委書記兼董事長秦英林建議,要加快養殖業轉型升級,構建行業節約高效、種養循環、生態環保的可持續發展新格局。
“以我們養豬企業為例,提起養豬業,很多人覺得簡單,不需要什么技術,其實并不是這樣。在20多年專注養豬的過程中,有很多創新技術,沒有技術發展難以為繼。2018年牧原出欄生豬超過1000萬頭。”秦英林說。
我國養殖業的轉型升級將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秦英林認為,養殖業目前仍面臨著生產效率低、疫病防控能力差、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不充分、養殖設施用地緊張等問題。
秦英林建議,成立獎勵基金或扶持基金,鼓勵養殖行業加強科技研發,實現智能化養殖。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未來養殖業將會在機械化、自動化基礎上實現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化養殖也成為養殖業轉型升級的趨勢。建議國家成立扶持基金鼓勵畜牧企業探索智能化養殖,實現機器人養殖。重復、機械、簡單的養殖環節,可以由機器人代替,不僅能提高勞動效率,又有利于疫病防控。
當前我國畜牧業規模化程度及養殖水平顯著提高,同時養殖糞污也大量集聚,秦英林建議,應鼓勵和支持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構建種養循環結構,實現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建議國家將農業技術推廣作為農村新型服務業重點扶持,鼓勵養殖企業為農戶購買或自主開展農技推廣,建設區域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實驗室,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沼液資源化利用輸送管網的鋪設補助,解決糞污就近還田問題。在畜禽糞污利用方面,建議國家加大對以畜禽糞污為主要原料的有機肥廠的建設補貼力度,出臺大田作物有機肥替代化肥相關扶持政策,或對使用者進行獎補,推動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隨著養殖業向現代化集約型轉變,以及更高環保標準要求和更高等級的生物安全防控要求等,畜禽養殖環保設施和疫病防控用地緊張,成為制約現代養殖業發展的瓶頸。秦英林建議,國家應綜合考慮不同畜種、不同規模、不同區域畜禽規模養殖場的特點,全面、清晰地界定生產設施用地、附屬設施用地的范圍和定義,將畜禽規模養殖場相應建設的有機肥生產區、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區域洗消中心等環保和防疫設施用地明確納入設施農用地管理,放寬附屬設施用地面積限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