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警惕。日前,在全國政協農業界別聯組會議上,糧食生產成為委員們熱議的焦點。委員們認為,盡管我國糧食生產取得了連年豐產的好成績,但當前我國糧食安全形勢并不容樂觀,存在著種糧成本連年上漲、效益偏低、自然風險大、農民積極性不高等問題,亟待加強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資金投入,調整優化補貼政策,確保我國糧食長期安全。
成本高,效益低——補貼糧食生產者調動種糧積極性
“去年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價格普遍上漲10%-25%。土地租金上漲快,土地經營收益、補貼與土地租金聯動起伏,經營好并不等同于效益高。”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科院原黨組書記陳萌山談及種糧效益時說。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江西農業大學副校長劉木華也有同感:“南方水稻‘雙改單’的現象十分普遍,這與種糧效益降低有很大關系。這些年來糧食種植成本一直上升,特別是化肥農藥等,種兩季效益比種單季的效益更低。一般早稻每畝有500斤-700斤,晚稻即使種超級稻一般也就是每畝1200斤;如果種一季稻,每畝約有1200斤,雙季稻才多收五六百斤,但是成本卻翻了倍。農民算下來不劃算,自然就只種一季了。”
如何增加種糧農民收益,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陳萌山建議:“實行糧食生產者補貼政策。建議借鑒玉米改革的經驗做法,加快調整水稻、小麥*收購價政策,用碎步下調方式,逐步調低*收購價,直至與國際市場接軌,取消*收購價政策,以消除托市政策扭曲,理順價格形成機制。同時,全面實行糧食生產者補貼政策,綜合考慮不同區域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土地流轉價格、農民收入等因素,確定補貼標準,充分保障種糧農民收益。”
同時,還可以通過各種政策措施降低生產成本。劉木華建議,進行品種技術革命,推廣再生稻種植,推進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創新,通過農業技術提升降低生產成本。對于成本中占比很大的土地流轉費用,建議通過政策引導、資金補貼等方式降低規模種植戶的種糧成本。
底子薄,風險大——補貼農業保險增強抗災能力
我國糧食生產已經持續14年穩定發展,但也積累了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陳萌山說,從生產看,糧食“靠天吃飯”的局面沒有改變,保證糧食持續穩定供給的難度依然很大。極端氣象災害頻發,近幾年全國自然災害年受災面積高達3.7億-3.9億畝。2018年糧食減產主因之一就是三大主糧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旱澇災害。
2018年,我國全年糧食產量65789萬噸,比上年減少371萬噸,這與去年頻發的災害天氣直接相關。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大氣環境監測衛星工程應用系統副總師張興贏進一步分析:“從短期來看,今年我國汛期降水‘南多北少’,旱澇災害較重,對今年糧食安全也提出了挑戰。更長期的農業氣候研究表明,由于溫度升高造成農業用水減少和耕地面積下降,將使中國2050年的糧食總生產水平比2005年下降14%-23%。同時溫度升高將加劇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威脅農作物生長。”
面對頻發的自然災害,如何增強農民抗風險能力?陳萌山建議實行“補貼+保險”支持體系。從保費補貼著手,確保補貼與直接生產者掛鉤,根據種植大戶的需求,加大保費補貼。增加保險標的,把可能導致質量損失的自然風險、嚴重影響種植收益的市場風險納入保險保障范圍。將保險與農業支持政策充分結合,開展成本和收入保險,完善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調整保費補貼分攤辦法,對糧食主產區、西部地區重點傾斜,對新疆兵團、中央直屬墾區等增加補貼比重。有針對性地提高產糧大縣保費補貼標準,調動參保積極性。逐步降低賠付標準、提高賠償金額,把租地成本、人工成本和機械成本等考慮在內,切實發揮保險對糧食生產的風險保障作用。
張興贏建議,應對自然災害,還要著力加強科技支撐。建設智慧農業大數據服務平臺,利用現代化的遙感技術等集成水利農情大數據信息,對農業生產形成全生命鏈周期的科技指導服務。培養一批國有農業大數據服務企業,發展農業氣象災害影響預報、農業保險氣象服務,激活糧食安全保障的市場作用。
投入大,融資難
——補貼與信貸結合為種糧大戶減壓
以規模化集約化種植為特點的現代農業是發展大勢所趨。對種糧大戶來說,貸款成為壓在他們肩頭的一座大山。陳萌山說,種糧大戶普遍面臨著貸款難度大的問題,缺乏銀行認可的抵押物、貸款利率高、貸款期限短,還貸時間大多與糧食收獲時間重合,導致糧食集中上市,壓低了糧價,加劇了市場風險。
陳萌山建議,將補貼資金與信貸有機結合,利用部分糧食生產者補貼資金作為貸款風險保證金,加大對新型經營主體貸款貼息、融資擔保等扶持。支持引導種糧大戶成立資金互助合作社、村鎮銀行,合理引導社會閑散資金入股。對中長期的貸款給予稅收減免、財政貼息、融資擔保等扶持政策。放活借貸還貸期限,結合糧食作物生產周期調整農民還貸時間梯次,實行錯峰還貸。開發產業鏈貸款項目,把融資服務從單純的生產擴展到倉儲、加工等糧食產業鏈下游,增加糧食經營附加值。
重建設,輕管護
——加大投入力度夯實基礎保障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穩定糧食生產,新增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以上。這對于穩定我國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怎樣建好高標準農田?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省農業農村廳廳長胡漢平分析說,當前的高標準農田存在補助標準偏低的問題,“基礎條件好、相對集中連片”的農田,基本已實施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剩下的多是位置較遠,細碎分散的地塊,建設成本增加,加之建材、人工等成本上漲,當前中央財政每畝1200元的補助標準明顯偏低。高標準農田建成后的管護也是一大難題。管護資金主要由管護主體負責籌措,但由于大部分村級集體經濟薄弱,基本無力開展建后管護。
為此,胡漢平建議,國家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補助標準。根據不同地區特點,實行差異化補助政策。在管護上,建議中央財政設立農田基礎設施建后管護專項資金,允許地方從項目建設補助資金或新增耕地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建后管護,同時,建議國家出臺管理辦法,明確建后管護措施、獎懲政策和管護資金籌集方式,調動地方政府和受益主體開展日常性工程管護的積極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