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設施農業發展進程中,新疆喀什地區岳普湖縣大棚種植從傳統的單一模式趨向多樣模式,并逐步形成連片規模,且品種多,科技含量高,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設施農業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近日,在岳普湖縣也克先拜巴扎鎮塔勒布亞村泰岳農業扶貧示范園智能溫室大棚看到,30余名貧困戶在技術員的指導下,進行辣椒、西紅柿、茄子等蔬菜種植。貧困戶努爾阿米娜·亞森說:“我在這里工作已經兩年多了,不但學到了技術,而且自己家也修建了大棚種植蔬菜,每年農活不忙時候我就來這里工作,每個月能拿到1500元左右的工資,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泰岳農業扶貧示范園智能溫室大棚是山東援疆項目之一,分布在大棚內的環境溫濕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等傳感節點,可實時采集棚內環境信息,并經無線通信網絡傳輸到電腦終端,經后臺大數據分析研判后,物聯網平臺可按照人工設置的參數,自動開關調節指定的環境調控設備,控制噴水、開窗、開啟簾幕等,實現*控制澆水量、施肥量、溫度、濕度等。這種現代化智能溫室的建設使用,帶動岳普湖種植水平、農產品品質、溫室技術的整體水平上一個新臺階。
岳普湖縣農業局相關人員介紹說,泰岳農業扶貧示范園智能溫室大棚作為縣級現代農業扶貧示范基地,既是果蔬生產基地,又是農業科研和社會實踐基地,大棚內共種植栽培西紅柿、辣椒、茄子苗600萬株,等到3月份,菜苗將被免費發放給該縣1萬個貧困戶,帶動貧困戶發展庭院經濟。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