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清遠市可控式集裝箱高效節能循環養殖技術培訓班舉辦,來自全市共計130余名魚類養殖人員參加了培訓。
地處水體豐富的南方地區,為啥還要推廣集裝箱養魚?清遠市集裝箱養魚技術主要推廣人,也是此次培訓班的主講人員,來自清遠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水產工程師李永鋒介紹,相較于傳統自然水體養殖,集裝箱養魚突破了地理條件的限制,即使是陸地也可以實現養魚。除此之外,集裝箱養魚密度相較于傳統魚塘要高許多,這也意味著會帶來更高的收益。據李永鋒介紹,從其試點的數據來看,一個集裝箱25方的水體,每立方水體可以產魚大概100斤。
此前清遠市已有部分地方嘗試過集裝箱養魚,大多與扶貧相結合。2017年廣州港集團下屬單位廣州水產集團有限公司在英德大洞鎮大田村就開展了集裝箱水產養殖項目。
李永鋒表示,從實踐情況來看,并非所有的魚類都適合集裝箱養殖。受到養殖成本的影響,集裝箱項目只適合養殖那些能飼料喂養且價值較高的魚,如紅色羅非魚,寶石鱸等。“清遠地區養殖規模較大的桂花魚并不適合集裝箱養殖,因為喂養的飼料是活魚。”李永鋒說。
清遠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羅遠芬表示,此次舉辦的集裝箱養魚技術培訓是中心系列農業新技術推廣活動之一,今后還將舉辦更多相關技術培訓活動,助力農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