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天水市清水縣全面落實到戶產業扶持政策,扎實推進“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產業扶貧行動,有效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增收脫貧。
清水縣嚴格執行甘肅省關于“一半資金用于發展產業、一半資金用于入股”的要求,明確了自我產業發展資金的比例劃分、具體用途和入股資金的帶動方式,指導全縣各鄉鎮、各相關部門和幫扶干部有力有序推進產業扶貧政策落實。
該縣組織鄉村干部和各級幫扶干部多次進村入戶,逐戶宣講政策、排摸需求、反復對接,*對接出有產業發展需求的“六大特色產業”項目戶2546戶12263人,發放到戶補助資金6294.1萬元,其中牛產業1086戶5433人、羊產業143戶696人、果品產業856戶4016人、蔬菜產業79戶354人、馬鈴薯產業255戶1159人、中藥材產業127戶605人。
該縣抽調部門技術人員,劃片包干指導鄉鎮、村組,全面開展業務培訓、技術服務,與鄉村干部、駐村幫扶工作隊和幫扶干部一道,共同推進到戶產業扶貧項目的實施,全縣2546戶六大產業自我發展資金全部落實到位,扶貧項目戶購牛1551頭、羊1584只,新建設施蔬菜大棚387座,種植蔬菜1500多畝、馬鈴薯8300畝、中藥材500畝,購置農機具1427臺、農藥4280瓶、化肥11128袋,建防霜窯6000個,管理果園8835畝。
由清水縣委、縣政府統一安排部署,縣鄉兩級分層開展“六大產業”驗收工作。抽驗結果全部合格。
該縣按照“人均5000元、戶均2萬元、*不超過3萬元的標準和“按比劃分、造冊登記,兩級審核、分類撥付,*到戶、暫時凍結,核實預付、扶持發展,驗收認定、分步解凍,自選合作、入股分紅”的六步流程,嚴格把好資金撥付關口。同時,制定了《清水縣六大產業補助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常態化、規范化加強資金監管,確保六大產業補助資金發揮*效益。
該縣堅持把”六大特色產業“扶持資金與三變改革深度融合,創新“1+N+3”的產業帶動發展模式(1即成立農發公司,N即吸納全縣現有龍頭企業,3即與合作社、村集體和貧困農戶建立帶動關系),推行 “三變”改革,由縣財政注資1000萬元,組建清水縣盛農農業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8個控股子公司和18個鄉鎮分公司,聯結全縣48家龍頭企業和518個合作社。以縣農發公司為總關口,以村級合作社為紐帶,動員群眾將“六大產業”扶持資金的一半入股到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入股縣農發公司。縣農發公司對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申報的產業發展項目進行嚴格考察,緊扣優勢產業簽訂投資協議,向龍頭企業和合作社注入資金共同實施項目。縣農發公司統籌投資收益,按照“10%保底分紅+收益分紅”的原則,由向合作社結算貧困戶入股分紅,合作社負責將分紅兌現到戶。
據了解,2018年,2498戶貧困戶通過合作社向農發公司累計入股六大產業扶持資金3225.13萬元,縣農發公司與6家龍頭企業對接項目6個,投資790萬元,與16個合作社對接產業投資1113.6萬元。
經測算,“六大產業”入股資金每年保底分紅322.51萬元。目前,農發公司通過合作社兌現2498戶貧困戶去年一個季度的六大產業入股資金分紅105.7萬元,全縣合作社累計兌現入股分紅428.52萬元,其中貧困戶249.65萬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