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節,昆明市各縣區的農民朋友早已走出家門,搶抓農時,投入到一年的春耕生產中。日前,我們從國家統計局昆明調查隊、昆明市農業農村局獲悉,2019年開年以來,昆明市春耕備耕準備充分,農業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
小春糧食作物栽種面積超計劃
國家統計局昆明調查隊對宜良、石林、嵩明、祿勸、尋甸5個糧食產量大縣和晉寧、富民2個農業縣區開展調研。截至2月初,全市完成小春糧食作物栽種面積137.49萬畝,超過計劃面積136.14萬畝約0.9%,與2018年同期141.32萬畝相比下降2.7%。
其中小麥38.31萬畝,同比下降4.5%;蠶豆22.63萬畝,同比上升0.4%;大麥34.52萬畝,同比下降1.5%;薯類16.08萬畝,同比上升2.5%;豌豆19.22萬畝,同比下降4.2%;雜糧6.73萬畝,同比下降14.5%。對于水稻育秧工作,各地已經儲備充足的優質水稻種子以待育種工作開展。
全市各縣(市)區除晉寧、宜良、嵩明年降水量較歷史均值偏多外,其余均略少或正常。去冬今春幾次降水有效緩解小春干旱,土壤墑情整體較好。全市水庫壩塘蓄水情況正常,能夠滿足春耕正常需求。
春耕物資供應渠道通暢,市場供應充足。價格除雜交稻種子略漲,優質玉米種子略跌外,其他基本穩定。據昆明市供銷社提供的信息,2019年1月,全市化肥、農藥批發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技術服務和培訓準備到位
全市農業技術部門已提供的技術服務以防治病蟲害為主,水稻育苗、栽種、管理等階段技術培訓將與春耕同步進行,各地農技部門已經做好服務準備。
全市各級農技部門重點保障高產創建區、麥類豆類良種繁育區,積極推廣以地膜覆蓋為重點的抗旱節水節肥綜合配套技術,實施化肥零增長計劃,對有害生物采用農業、物理、生物等綜合防控手段,降低農業面源污染,確保基本農田良性生態環境得以恢復。
富民縣共開展小春作物防寒防凍及病蟲害防治、果樹栽培管理、水稻育秧、鮮食玉米栽培、測土配方施肥等培訓9期742人次,印發各類技術資料1000份。石林縣農業局和長湖鎮農科站科技人員到舍色村強進農機合作社對玉米種植的行距、株距、深度等種植技術進行了兩次指導,長湖鎮農科站還在舍色村開創了面積為700畝的玉米樣板塊土壤改良種植項目和面積為736畝的綠色高產創建片區。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