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產茶國,茶葉資源豐富,全國近20個省份種植茶葉,涉及茶農人口8000多萬,茶業振興與鄉村振興、茶農脫貧致富息息相關。近年來,全國廣大茶企積極投入脫貧攻堅陣營,依托產業帶動茶鄉致富,對茶產區脫貧攻堅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國人大代表、河南信陽文新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文新說:“茶鄉要美,茶業要強,茶農要富,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緊緊依托茶產業的發展,全民飲茶時代已經到來,順勢而為做強做大中國茶產業,幫助茶農脫貧致富,是我們*迫切的事業。”
劉文新表示,在實現鄉村振興過程中,龍頭企業必須積極作為。未來文新茶葉要繼續發力,扛起鄉村振興這面大旗,真正地讓廣闊農村富裕起來。在推動茶產業發展的這些年,文新茶葉一直在探索“茶產業+”的新型發展模式,比如構建茶村,通過旅游資源開發,幫當地村民打開茶葉銷路的同時,有效拉動村民就業。在茶村的基礎上,劉文新在依托茶產業綜合發展推動農民致富,幫助農民享“清福”方面做了更多探索。劉文新介紹,茶產業是信陽*的特色產業,肩負著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使命,尤其信陽今年即將全部脫貧,如何守護好脫貧成果,使農民不返貧和持續富裕就成了值得深思的問題。為此,劉文新做了詳細調研:信陽茶葉種植面積210萬畝,從業人員110萬人,產值達到百億級,但信陽毛尖存在區域品牌響、企業品牌少、龍頭企業帶動力弱、市場名氣大、占有率不高等現實問題。“如果能夠實現中國十大名茶都有一兩個*強的企業,然后抱團‘走出去’,提高品牌溢價,將是理想局面。”劉文新滿懷希冀。
劉文新認為,當前我國茶產業發展缺少品牌、渠道和營銷。對此,要響應與落實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的加快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之良方,扶持一批帶動能力強的龍頭茶企,通過龍頭茶企引領建設運行高效的茶產業鏈,助力鄉村振興。目前我國茶企現狀是規模小、實力弱、企業品牌影響力小,加之茶產業由于其生產鏈條長、成本高,僅僅依靠自我發展成長較慢,帶動能力有限,這就需要國家有針對性地扶持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茶企,打造一支“茶葉專業國家隊”。“打造茶企‘國家隊’要發力的地方有很多,但首先要把主要矛盾解決好。”劉文新說,品牌和渠道就是當前*主要的矛盾。
“茶產業壯大與否,人才是關鍵。”劉文新認為,制定切實有效的茶產業發展人才政策十分有必要,對茶葉高技術人才投身農村工作或者入職一線茶企的,給予國家事業單位同等優惠政策并予以補貼,以激勵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茶產業中。
關于茶產業的發展,劉文新還有很多自己的設想和規劃,如建議國家設立茶旅游專項基金,按照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思路,支持生態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的產茶地區開發茶旅游;建議加強引進和培養茶產業人才,茶文化復興,大力弘揚中國茶文化,推進“茶為國飲”的實質地位。“經濟發展要與文化同步,才能雙管齊下。”劉文新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