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為指導,以新思路新理念謀劃推進富有山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取得了積極成效。
在工作機制上,強化省級“指揮部”統籌指導作用,形成了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鄉村振興的工作格局。在科學指導上,構建起“1+1+5+N”的政策規劃體系。在政策落實上,通過組建鄉村振興服務隊、推動新一輪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進一步強化鄉村振興的要素支撐保障。在典型帶動上,啟動“十百千”示范創建工程,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新機制、新模式。
2019年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關鍵之年。建議重點做好三個方面工作:
以強化村莊分類為重點,切實推動鄉村差異化振興。山東省有沿海、平原、山丘區、灘區、庫湖區等多類鄉村風貌,如何推動村莊分類發展至關重要。應按照對村莊合理確定“好、較好、一般、差、較差”等級的要求,借鑒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的工作經驗,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科學研判鄉村人口演變趨勢,充分聽取群眾意見,以縣為單位拿出具體方案,有序推進合村并居,分類確定村莊發展方向和建設標準,建立差異化的推進和考核機制,科學引導村莊規劃建設。
以突出典型示范為重點,加快形成樣板標準體系。按照梯次推進的原則,以深化提升“十百千”工程、美麗村居“四一三”行動等試點示范為抓手,選樹樣板典型,提升完善“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賦予新的內涵,探索新的路徑,加大復制推廣的力度。
以破解瓶頸制約為重點,著力提升要素保障水平。圍繞有效解決“人、地、錢”等要素保障問題,不斷強化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特別是抓緊建立“吸引人”“留住人”“培養人”的良性循環機制、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用地的合理保障機制、“政府、市場、社會和農民共同發力”的多渠道融資機制,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