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鄉村振興要堅持農民主體地位,發揮農民主體作用。鄉村振興的*終目的,就是要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所以,涉農企業必須要有鄉村振興的責任與擔當,讓農民勞而有獲、豐而保收,切實維護好農民的根本利益。
“種植、管理過程有政府、糖廠的補貼和扶持,再加上甘蔗款能及時兌現,我對種植甘蔗很有信心。”2月18日,記者在崇左市江州區那隆鎮舊街屯采訪時,正在砍蔗的種植大戶陸國良高興地告訴記者,2014年之前,他種植400畝香蕉虧了很多錢,之后改種“雙高”糖料蔗,從400畝擴大到目前的800畝。“如果還能流轉到更多的土地,我還要擴大種植面積。”
陸國良的信心代表了當地蔗區群眾的心聲,他們的信心源自當地制糖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2011年,中糧糖業入桂之后,歷經了收購、建廠、托管幾個階段。不管是因投入而暫時虧損,還是糖價低迷時期,均能保證蔗農的蔗款在48小時之內結清。
“決不拖欠農民的蔗款,這是我們的承諾,也是我們的底線。”中糧糖業一位負責人說,公司與當地銀行合作,甘蔗入廠過磅后,就由銀行直接將款項支付給蔗農。從2015/2016榨季到2018/2019榨季,年年都保證榨季過程48小時內支付蔗款,*快的甚至在24小時之內。據了解,從2015/2016榨季至2018/2019榨季,企業應付的18.9億元蔗農款項,都全部兌現。
近年來,制糖企業的投入成本不斷增加,而市場糖價又因進口糖等因素劇烈波動,造成一些制糖企業不能按時足額兌現蔗農錢款,中糧糖業為什么能堅持不拖欠蔗農一分錢呢?“不維護好農民的利益,就相當于毀了企業發展的根基。”公司負責人說,而要確保做到這一點,又倒逼企業自身不斷改革創新。
及時兌現蔗款需要企業的底氣。中糧糖業的底氣,源自節能與技改,從而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為企業提升盈利能力。經過幾年努力,中糧糖業的產品溢價能力穩步提升,目前高端客戶認證數已達45家,包括益力多、雀巢、億滋、瑪氏、可口可樂、達能、三菱、三井、伊利、蒙牛等。
據了解,2017年以來,中糧糖業在廣西的各個制糖企業,都在不斷優化內部管理,堅持以業績為導向、以標桿管理為抓手,推行精細化管理,不斷完善考核激勵辦法,激發公司各部門(車間)的主觀能動性,挖潛降本。他們組團到國內標桿企業參觀學習,還走出國門到日本、巴西、韓國、澳大利亞等制糖標桿企業交流學習,形成對標創標、比學趕超的氛圍。
近兩年來,中糧糖業在桂企業大力實施技術改造,效果明顯。如對設備內部焊接部位進行打磨處理、增加高精度金檢機、過濾設備等,提升產品質量;采取從源頭控制、過程監控、后續預防等相關措施,使甘蔗黑點、異物得到了解決。2017/2018榨季,中糧糖業對在崇左的原糖線和精糖線實施節能降耗技術改造,原糖煮糖抽汽二、三效汽比例從90%∶10%優化至10%∶90%,精糖煮糖用汽從*抽用一效汁汽優化為*抽用二效汁汽。實現了從每年外購3萬噸燃料以滿足鍋爐生產需要,到2018年自產自足并外賣2萬噸蔗渣的轉變。
與此同時,企業通過完善質量管理制度及流程,推進質量管理、食品安全精細化管理,使質量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流程現場化、可視化、易懂化,提高現場操作員工易獲得作業指導;結合營銷工作需要,不斷開發新客戶,做好高端客戶認證審核,同時強化售前、售中、售后服務,不斷提升公司客戶的滿意程度。
作為一家央企,中糧糖業還立足蔗區發展,注重與蔗農建立更為緊密關系。
2017/2018榨季,中糧糖業共投入蔗區發展資金約5000多萬元,其中改擴種補貼約3015萬元,蔗區道路維修資金約600萬元,“雙高”糖基地建設良種預付資金490萬多元,肥料、農資預付1679萬元。每一年,公司的農藝師和甘蔗片區區長都對蔗農進行高產高效技術培訓,年度累計培訓100場次,不定期組織蔗農觀摩公司經理人示范基地,提升蔗農管護水平。與專業農資公司深度合作,持續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達到節省勞力、節支增收的目的。定期對蔗區甘蔗的病蟲害進行監測,通過短信、企業微信平臺,增強蔗農對病蟲害的認識,做好預防措施,提高防治能力。
統計數據顯示,僅2015年以來,中糧糖業就投入4億元扶持蔗農發展生產,改善蔗區基礎設施,投入公益事業,惠及22.3萬人。自2016年起至今,中糧糖業累計投入對口幫扶隆安縣資金851.56萬元,為該縣援建了鄉村生產道路建設、污水治理、危房改造、牲畜養殖、教育扶貧等18個*扶貧項目,使當地2900戶6200名群眾受益,并助力幫扶2個村成功脫貧摘帽。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