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是未來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隨著現代信息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的滲透,智能農機裝備在農業生產中開始廣泛應用。
相比于傳統農業機械,智能農機具有*智能、高效自動、節省人力、提高效率等諸多優勢,已漸成未來農業生產中的必備產品。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安徽農業大學副校長馬傳喜帶來的建議就與農機裝備智能化有關。
去年,國務院公布《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編制高端農機裝備技術路線圖,引導智能高效農機裝備加快發展。馬傳喜認為,我國在智能農機裝備領域發展潛力巨大,但在實際應用中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
“我國作物多樣性和區域特點不同,作物種植農藝不一致,智能農機裝備難以適應作物生產需求。”在調研中,馬傳喜發現,因作物種植農藝多樣性,智能農機難以廣泛應用,但從目前國際實際情況來看,尤其是農機裝備先進國家來看,作物種植農藝一致性較好,更易于產業化推進。
同時,鼓勵智能農機裝備科技創新、推進智能農機裝備產業技術應用的環境還沒有形成。馬傳喜提出,我國對智能農機裝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發的裝備推廣應用力度有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企業對于智能農機裝備產品研發投入明顯不足,熱情不高。”
對此,馬傳喜建議,明確未來智能農機裝備的重點發展領域,提升智能農機裝備產品研發水平,“按照區域位置和作物種植特點,建立分區域的大宗作物標準化種植體系,引領智能農機裝備技術發展,提升智能農機裝備產品質量檔次和服務質量。”
智能農機裝備普及的同時,不少地方還建立了智能化的創新平臺。為避免重復建設,馬傳喜提出建立智能農機裝備大數據平臺,將地方資源統一協調使用。同時,設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通過設立技術集成類項目,選擇目前全程機械化率高的作物開展無人化、數字化農田技術應用,進一步推動產學研合作,推進智能農機裝備技術與產業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