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湖南省政府發布消息,批復同意郴州市宜章縣、汝城縣、安仁縣脫貧摘帽。”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郴州市市長劉志仁告訴記者,截至目前,郴州4個*貧困縣、442個貧困村成功脫貧摘帽,郴州全市綜合貧困發生率降至1%,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勝利。
郴州市的11個縣市區都是革命老區,全部納入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聯動區。作為湖南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近年來,郴州堅持*扶貧、*脫貧的基本方略,攻堅克難,決戰決勝。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到2020年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劉志仁說,實現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既是收官之戰,更是新的奮斗之始。因此,郴州市要持續發力沖刺,在“全面對標查擺問題、*發力補齊短板、接力推進鄉村振興”三個方面下好功夫,在脫貧摘帽上打好攻堅仗。
劉志仁介紹,全面對標查擺問題,要堅持重點查擺和全面查擺相結合,從每一戶開始,從村一級開始,逐級、逐項全面深入地梳理排查問題和薄弱環節,分門別類,列出問題清單,明確整改措施、時限和責任。對中央、省委巡視等反饋的扶貧問題,堅決整改到位,及時開展“回頭看”,防止反彈回潮。更加注重因人因地、因貧困原因、因貧困類型施策,對問題一村一村查擺、對檔卡一戶一戶校準、對幫扶一項一項落實、對資金一筆一筆審核、對政策一條一條落地,依據清單推進,按照節點銷號。
“*發力補齊短板,要把‘穩就業’放在首位。”劉志仁說,要扎實推進“雨露計劃”,加強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兩后生”培訓,幫助貧困戶掌握1-2項技術并成功對接產業項目,幫助參訓人員實現初次就業,以培訓推動就業;要大力引導和支持企業在鄉鎮、村創建“就業扶貧車間”,要引導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在確保種養專業合作社在貧困村覆蓋率*的基礎上,推行園區帶動、企業帶動、大戶帶動和群眾自家種養的“三帶一自”模式;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更好地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重點做好農產品產銷對接,幫助貧困戶把產品變成“真金白銀”。
“實現鄉村振興,前提是要打贏脫貧攻堅戰。當前,既是扶貧攻堅的關鍵期,也是鞏固扶貧成果與推進鄉村振興的交匯期。”劉志仁說,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要把握好脫貧摘帽與美麗鄉村建設的辯證關系、政策導向和內在邏輯,防止貧困村“吊高胃口”甚至“一口氣吃成胖子”等傾向,有計劃、分步驟,因村制宜推進鄉村振興。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