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和煦的季節,走進滬郊金山區朱涇鎮新涇村,“一農5組”的5幢農家房屋白墻黛瓦,植物小景點綴一新,更添江南韻味。這些農宅里的閑置房間,已被租賃并改造成田園民宿,形成“田園+樂園+家園”的鄉村休閑生活社區。
據了解,上海郊區正進一步激活農民閑置房屋這個“沉睡的資源”,制定出臺促進鄉村民宿發展的指導意見,解決長期制約鄉村民宿發展的土地、消防、工商登記、安全保障等瓶頸問題,為促進農民增收創造良好條件。
在新涇村,村民莊小弟家是兩層各3間的房屋,平日他和老伴兩人居住,家中有多間閑置房間。現在,閑置房間出租用作民宿后,莊小弟算了一筆賬:“我每月養老金1200元,家里的田地每年有3500元的流轉費,接下來每月還將有2800元的閑置房間出租的租金可收,這樣一年的收入也就多了不少。”他對此感到很滿意。
此次新涇村打造的是田園綜合體項目,利用農村閑置資源,按照農村土地的“三權分置”政策,對村民空置的現住房進行翻新,前期計劃打造具有特色風情的民宿與康養社區,并逐步導入文創、親子娛樂等業態,探索“田園+樂園+家園”鄉村休閑旅游新路,推動鄉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除了鄉村閑置農宅房屋之外,滬郊不少地區還在嘗試盤活村級閑置廠房等“沉睡的資源”,同時完善商業設施配套,全面推動鄉村經濟與產業發展。上海市農業農村委人士說,滬郊正加大對農業農村用地政策的頂層設計,回應基層的期盼,由加強鄉村土地綜合整治而盤活的建設用地指標,明確向鄉鎮傾斜,主要用于農業設施建設和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的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