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安邦重在基層。黨的十九大將“治理有效”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河南團審議時再次強調,“要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深刻領悟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問題是時代的呼聲。當前,全國廣大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變化,但也暴露出一些深層次問題。有的地方人口大量流出,“年輕人空、住房空、產業空、干部空”;有的地方“三留守”現象突出,產生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有的地方婚喪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厚葬薄養;有的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不作為亂作為。凡此種種,都侵蝕著農村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社會沒有“真空地帶”,“有益菌”不去占領,“有害菌”就會去繁殖擴散。河南省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的基礎,解決農村社會問題,打擊農村黑惡勢力,破除陳風陋習,讓鄉村新風撲面,黨的建設決不能“缺位”“留白”,必須扭住“牛鼻子”,不斷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
兩盤葷菜、兩盤素菜、一盆咸湯、一包5元的煙、一瓶15元的酒,在寧陵縣喬樓鄉許莊村,這是村民許珍峰為父親操辦喪事的一桌花銷,與以往大操大辦相比雖顯“寒酸”,全村群眾卻沒有一個人說三道四。“村黨支部會提議、村‘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或黨員代表會議審議、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決議;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在鄧州,很多農村的院墻上,都有一幅“六把鑰匙開一把鎖”的漫畫,“六把鑰匙”象征“四議兩公開”的六個步驟,而這把“鎖”,就是農村問題。2009年,習近平同志到河南視察指導工作,在聽取“四議兩公開”工作的匯報后,作出重要批示:“鄧州工作法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可加以完善并在更大范圍內推廣。”50多年前,浙江“楓橋經驗”在全國樹立了鄉村治理的一面旗幟,如今新“楓橋經驗”已植入中原大地、開花結果。在先進經驗帶動下,河南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強了,村里糾紛少了,人氣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多了,村民的心更齊了,更加聽黨話跟黨走,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農村社會的治理水平影響著國家治理的高度。實踐證明,選好配強農村黨組織書記,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加強村級權力有效監督,就能聚沙成塔、握指成拳,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之鄉。河南農村基層黨組織有4萬多個,農村黨員有200多萬名,體量龐大,責任重大。加強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為核心的基層基礎工作,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學習推廣“楓橋經驗”,堅持和完善“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探索富有河南特色的基層基礎工作經驗,發揮好先進典型和先進群體的引領帶動作用,把改進作風和增強黨性結合起來,把為群眾辦實事和提高群眾工作能力結合起來,把抓發展和抓黨建結合起來,農村基層黨組織就能充分發揮“火車頭”作用,帶動鄉村振興的時代列車滾滾向前。
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才能托起農民穩穩的幸福。春日融融,太康縣轉樓鄉大趙村一個大院里,一群特困老人有的玩棋牌,有的唱戲劇,太康探索推廣“五養”模式,讓老人的“朋友圈”就在家門口;葉縣移民村村民,在“新農合”基礎上,還可享受5000元的醫療補助,家庭困難的孩子,能獲得移民在校生補助……《桃花源記》里“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的和美景象,在現代社會保障的有力托舉下,飛入尋常百姓家。鄉村的全面振興需要更加強有力的制度保障,我們要繼續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大病保險制度,完善*生活保障制度,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真正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爭。那些地方有困難、有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我們是為著解決困難去工作、去斗爭的。越是困難的地方越是要去,這才是好同志。”踏踏實實,勤勤懇懇,用“一鍬鍬”干勁,“一擔擔”熱情,把鄉村治理這個根基不斷夯實,千百年來中國老百姓孜孜以求的美好夢想,就會不斷照進現實。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