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廣西瑤寨:春里采茶話脫貧
廣西瑤寨:春里采茶話脫貧
農業網   時間:2019/3/18 9:37:00  來源:新華社  閱讀數:392

  清晨,四面環山的村寨還籠罩在霧氣中,56歲的瑤族村民楊云花就背起竹簍去茶園里采春茶。
  
  楊云花家住廣西壯族自治區凌云縣加尤鎮百隴村碑坳屯。這是一個典型的瑤寨,坐落在海拔700多米的山腰間。碑坳屯耕地少,茶葉種植是當地的主要產業。
  
  “春茶價格比較高,現在一芽一葉的茶青每斤賣8到15元,毛尖茶青每斤能賣到40到60元。”楊云花家里種植的是凌云縣特有的白毫茶。沿著寨子后面的小路,走上一個山坳,繞過一個斜坡,十幾分鐘就到了楊云花家的6畝茶園,茶樹正冒出新芽,滿目翠綠。
  
  說到瑤寨過去的貧窮,村民們印象深刻。“房子幾乎都是茅草房,瓦房只有一家,更不用說樓房了。”村民羅世剛回憶說。寨子位于深山中,山高路陡,盡管到鎮上的直線距離并不遠,但通往外界只能靠一條盤山路,到鎮上趕集要走幾個小時。
  
  百隴村黨支部書記陽長標也是村里的老茶農。1994年,陽長標到毗鄰加尤鎮的玉洪鎮茶場打工,看到那里的茶農在采茶季節每天都有不錯的收入,便決定返鄉種茶,發動親戚很快在山腰上開辟了5畝茶園。
  
  在陽長標的帶動下,寨子里的村民們也紛紛種植茶樹。2003年,楊云花也在半山腰上開出了一片茶園。
  
  “以前采了茶得背著走幾個小時到鎮上的加工廠賣,有時還得排隊,有時甚至賣不出去。”陽長標說,為了解決茶農賣茶難的問題,2009年他在村子里辦起了茶葉加工廠,2012年創辦了茶葉公司,注冊了商標,走上品牌發展之路。
  
  如今,百隴村的茶葉種植已經走出了一條“公司+合作社+基地”的路子,通過建設茶葉加工廠、保護價收購茶青等,帶動貧困農戶脫貧增收。僅2018年,陽長標的茶葉公司就支付當地茶農的茶青收購資金532萬元,茶農戶均收入約1.3萬元。
  
  “從3月份的春茶起,可以采到9月份,賣茶葉能保證我們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有固定收入,有時候*就可以有一兩百元。”楊云花說,這些年家里種茶的年收入*時能達到2萬余元。
  
  凌云縣茶葉中心主任謝再騰介紹,全縣從事茶葉生產、加工、銷售的有4萬余人,幾乎每4人中就有1人在做與茶相關的工作。去年凌云縣完成茶園低改1萬畝,新增有機茶面積1998畝,干茶產量5503噸,產值4.9億元。全縣已有1.5萬貧困人口通過發展茶產業實現脫貧。
  
  傍晚時分,采了*春茶的楊云花背著竹簍回到了寨子,到了陽長標在村子里開辦的茶葉公司,過秤、現金結算,幾分鐘時間,楊云花*的勞動就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收入。楊云花笑著說,通過種茶增收,家里新建了兩層小樓,告別了過去的茅草房,生活越來越好。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uhaona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