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遼寧省實施突破遼西北三年攻堅計劃以來,阜新、鐵嶺、朝陽三市牢牢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做優做強現代農業。
日前,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去年遼西北地區調減玉米種植面積達24.8萬畝,占全省總面積的近1/3;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面積達到672.31萬畝,占全省流轉總數的37%,流轉比例達到3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推進遼西北現代農業建設是突破遼西北三年攻堅計劃中的重要內容。去年以來,遼西北三市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特色農業,主動調減玉米種植面積。2018年,三市確定了調減15.8萬畝的目標,實際調減面積達24.8萬畝。同時,組織實施了遼西北標準化生態養殖場建設項目,三市共有30個生態養殖場項目通過專家組驗收。
按照加快實現加工園區化、園區產業化、產業集聚化的目標,遼西北三市不斷壯大農產品加工業。2018年,7個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7.44億元,占全省總量的18.9%。在園區建設上,分別新增了1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2個省級農業科技園區,通過這些載體集中開展技術創新和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應用。
在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上,遼西北地區大力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依托益農信息社開展便民服務,阜新、鐵嶺、朝陽分別建設運營益農信息社494個、952個、1000個,實現交易額4300萬元,較上年增長12%。遼西北雜糧雜豆、紅薯、果品和蔬菜網上銷售量增加,農村各類網商數量達到1.8萬家,農產品網上銷售平均漲幅超過13.5%,銷售總額達到11.5億元。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去年,遼西北三市不斷深化農村各項改革。圍繞放活經營權,朝陽市推進共營制,阜新市實踐互換并地,鐵嶺市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這三項改革成為全省“三權分置”改革中的亮點。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