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召開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是農業農村現代化。江蘇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業農村現代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應充分發揮農墾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的示范引領作用,積極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走在全國前列。
今天,農業發展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加大,國際農業競爭日趨激烈,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任務更加艱巨。農墾作為國有農業經濟的重要代表,是中國特色農業經濟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在農業農村領域的重要體現。江蘇應全面深化農墾改革,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進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農墾經濟,在推動現代農業建設中切實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真正把江蘇農墾建設成為全省現代農業建設的示范區、農業對外合作的排頭兵、保障糧食安全的國家隊,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企業集團。
江蘇農墾共有土地183萬畝,相當于蘇南一個大縣的土地擁有量,年供應商品糧超過20億斤,相當于南京市常住人口一年的口糧。江蘇農墾的土地是彌足珍貴的潔凈地,85%左右的農田獲得“三品”基地認證。主要農產品基本實現質量可全程追溯,*農產品總數占江蘇比重10%左右,40多種農產品被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或有機食品認證標識。
江蘇農墾科技創新體系較為健全,組建了省農墾農業科學研究院,建成兩個院士工作站,與江南大學國家工程實驗室合作成立農產品精深加工聯合研究中心,引進了中德作物生產與農業技術示范園等園區,每年承擔實施一批*、省級重點科研項目。良種研發和保供能力較強,擁有國家審定品種3個、省審定品種43個,“華粳7號”“華麥5號”分別創下江蘇相關領域*紀錄,多年來稻麥良種供應量占江蘇市場份額40%以上。生產機械化水平較高,“農技人員+農機化”成為主要生產方式,連續多年用江蘇1.34%的耕地生產了3%的糧食,農機化水平和人均產糧水平已接近或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經過六十多年的改革發展,江蘇農墾已成為以現代農業為核心,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江蘇省屬大型國有企業,穩居全國農墾系統和省屬國有企業前列。
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墾事業發展,將加快農墾改革發展列入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一部署。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是江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目標。江蘇農墾要用好上市公司這個資本平臺,發揮融資能力強、品牌效應大、市場關注度高等優勢,著力拓寬產業領域,拉長產業鏈條,豐富產業業態,做大“蘇墾”品牌。要用好土地這個*資源,發揮區域調度能力強、農業組織化程度高等優勢,保障糧食安全、食品安全、耕地安全,示范引領農業生產集約化、綠色化。要用好科技創新這個*生產力,發揮研發能力強、科研基礎好等優勢,加快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應用,不斷提高科技對農業的貢獻份額。
走融合發展之路是江蘇農墾改革發展能夠走在全國農墾前列的一條成功經驗。江蘇農墾應沿著這條路子深入推進,從集團層面著力鞏固和擴大已形成的亦農亦工產業優勢,做好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大文章,在加快融合發展中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從農場公司層面著力做到墾地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農墾應與地方目標一致,做到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相互協調,實現同向發力;規劃統一,做到產業發展、土地利用、小城鎮和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建設等規劃相互銜接,實現“多規合一”;要素交融,做到土地、人才、技術、市場等要素配置相互交融,實現共同發展。
發展靠創新、創新靠人才,江蘇農墾應結合自身實際,進一步加強職業經理人隊伍建設,形成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在增創人才優勢中培育發展核心競爭力。加大力度選拔任用年輕干部,構建科學合理的干部年齡梯次。強化高質量發展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創新聚才用才機制。采取技術成果收益分成、技術入股、期權激勵等方式,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釋放人才紅利。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完善支持農墾發展政策體系。農墾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為承擔國家使命而建立的,目前兼具農業農村和國有企業的雙重屬性,深化改革的任務艱巨繁重。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做大做優做強農墾經濟,絕不能把國有經濟改沒了、把農業產業改弱了、把經營規模改小了。推動江蘇農墾改革發展,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持體系。省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出臺涉及“三農”等政策措施時,應讓農墾能夠享受到與地方同等的強農惠農政策支持。按照社企分開改革方向,推進國有農場生產經營企業化和社會管理屬地化,將農場公司承擔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納入地方政府統一管理。支持江蘇農墾加大并購重組力度,開展省級農墾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打造江蘇農業領域航母型企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