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春市九臺區九郊街道頭道溝村的村路上,不時可見往來拉運玉米秸稈的大小車輛;在城里的農資銷售商店,農民朋友選農資的身影一直盤桓到中午時分;穿梭鄉間的送貨車,讓種子、地膜等農資順利地進村入戶……
時下,全省各地備春耕工作已經啟動。備耕已從一家一戶、小商小販經銷的大事,變為新型經營主體、種業經銷公司使用和推廣科研成果的重要時期。
農藝“老把式”變身“新干將”
備耕,勾畫著新一年農業的生產和經營。因此,一定要在供需之間,形成多功能服務鏈條。
那么,現在的農民備耕在哪些方面有別于傳統備耕呢?記者走進長春市綠園區農資市場和九臺區的農資一條街,看到各種農資讓人眼花繚亂。面對五花八門的新產品、新品種和新工藝,就是種植大戶也要斟酌一番。
農產品銷售好不好,一個重要的因素在于農產品種植結構是否有問題。吉林科豐種業公司就有過坐“過山車”的歷程。原來他們銷售香瓜種子銷量大、銷路廣。結果種香瓜的農戶多了,且上市時間集中,品種單一,市場消化不掉,瓜農賣不出好價,造成不小的經濟損失。面對現實,科豐種業公司改變單一香瓜品種銷售模式,引進諸多新品種。從上一年的經歷中,公司總結出“基地示范,小量試產,展會推銷”等模式。通過實物和記錄資料讓部分經營者先行先試,然后再打開瓜果等新品種的銷路,同時不斷把更具潛力的品種介紹給經營者。
再就是要看生產的農產品是不是真領先。原來農民走市場“淘”農資,都是聽經銷人員介紹。如今,有的公司銷售人員會借助回訪時留下的資料,如玉米樣品等,進行指導;有的銷售人員會為擁有3公頃玉米地的農戶列出每公頃地種一個品種的計劃,以秋季長勢和收成,來指導農戶進行下一年的種植品種選擇。
向“定位*”邁進
面對眾多產品,難免會出現選擇困惑,需要“把脈問診”開良方。
吉林科豐種業公司負責人白萬金,近幾個月一直在全國各地參加各種瓜果種業推銷會,參觀種植基地。他及時把所見所聞*時間分享給朋友。
從產品源頭開始,解決種植問題。上一個農業年度的氣候因素,依然是備耕需要考慮的要件之一。
“去年水稻生長的關鍵期雨下個不停,有的地塊秧苗管理不好,產量上不來。”永吉縣孤家子村7社吳鳳光有10多公頃水田,種植單一品種稻花香,因天氣原因比往年減產了1萬多斤,出米率50%,售價6元,少賣3萬多元。
周邊18%的水稻田每公頃少打2000多公斤。吳鳳光因靠人工栽秧,早栽了7天,早收獲了幾天,并且采用了有機肥,機收后晾曬,“十一”前上市。因上市早,價格比別人高一些。“收入要靠宣傳,米也能賣個好價錢。”今年水田地的租金是每公頃1.3萬元,就因為水稻行情不好,如今很多稻谷都沒出手。
永吉縣萬昌鎮孤家子村7社村民劉艷杰今年還準備種植有機水稻,品種還準備選擇稻花香。農資采購時,他們要去一趟黑龍江五常的種業公司。3月10日在長春參加培訓后,她還在談大米銷售,看農資行情。目前,萬昌鎮玉華村、孤家子村等稻谷主產區,稻谷銷售價格降至每斤1.5元,很多種植戶稻谷并未出手。雖然并不影響農資采購,但對一些經營項目比較多的種植合作社來說,今年的備耕明顯有些放不開手,多少會進行種植結構調整。
“成本還不能太高,要選擇可行的種植方式和方法。”很多經營者在采購農資時很理性,有著自己的想法。
“賣得好的,都是因為使用起來效果好才回來找的。”長春市九臺區農資商店一位經營者告訴記者,有時商店采購與農民需要是“兩層皮”,有些好用的,并不一定是經營者看中的。有時,商家更注重推銷庫存量大的商品。在九臺繁榮路街邊,分布著10多家農資商店。在金利農資商店前,為選用機械插秧盤,10多名來自蓮花街道王貨郎屯的村民正聚在一起商量。村民王占坤妻子的兩個弟弟家,去年有430片人工插秧的育秧盤換成機械育秧盤。大家將育秧盤進行了對比,*終選擇機械插秧晚、需要育苗時蓋厚土的高邊盤。
農民需求與市場銜接,就像一個鏈條,只有咬合緊密,才能讓雙方共同受益。
“保駕護航”助豐收
為切實抓好2019年春耕備耕生產,確保農業生產開局良好,今年吉林省農資儲備充足。目前各大農資市場、種子公司已儲備農作物種子、各類肥料,以及相關的農藥、各種農膜等。
廣大農民和各級農業部門正全力把全省農業增產增收的目標變為現實。
在做好農資儲備的同時,確保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產品質量安全同樣重要。為此,吉林省相關農業專家提醒廣大農民朋友:春耕備耕生產在即,農資采購要到正規經營商店,防止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春耕生產應選用本地主推農作物品種,保障生產效益,促進農民增收。
春風送暖,備耕正忙,在春的田野里播撒希望的種子,這是*美的圖畫。3月10日,正籌備春耕的永吉縣萬昌鎮孤家子村2社稻花香水稻種植戶,有些需要采用原種的,正要到位于黑龍江五常的稻花香種業公司實地去看看。“水田投入大,天天上地,看看水是大了還是小了,苗的長勢也得關心,還要及時補苗。”村民說,他們今年要留意天氣與稻花香管理的技術。
據省氣候中心提供的資料顯示,由于預測春季冷暖變化劇烈,回暖不穩定,有階段性低溫,因此建議根據各地天氣情況,要提早開展備耕生產工作,適當提早開展大田整地和秸稈無害化處理等備耕生產工作。
今年中部地區的*場透雨大約出現在5月初,西部地區大約出現在5月上旬至中旬,比常年略早。
業內人士認為,根據天氣狀況、商品價格和農業生產管理技術要求,開展有針對性的科學備耕,無疑會提高農業經營水平,會為秋季豐收打下良好基礎。可見,實現鄉村振興,離不開農業與諸多領域的合作。備耕紅火,開局振奮,隨著各領域與農業合作的前景越來越廣闊,吉林省鄉村振興的步伐正進一步加快,農村正變得更美、農業變得更強、農民變得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