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做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上升到了關乎民族和國家命運的高度。報告全文40多處提到生態文明建設,指出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也是我們建設綠色生態山東省青島市膠州的一項重要任務。
綠水青山是自然資源,需要因地制宜,對一馬平川且水源不充足的村莊來說有些距離。但要想打造出生態、綠色、美麗、文明的森林城市、森林村莊也是很現實的,只是必須要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和科技等資源。以玉皇廟村為例,前幾年,投資100多萬元把村莊綠化的成了全國*美村莊、鄉村文明示范村、*三A景區、北京自駕游協會營地、青島旅游特色村、山東省森林村居、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應該說,通過幾年的持續投入,村莊整體綠化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綠化率達45%。
結合近些年玉皇廟村在村莊綠化方面的經驗,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打造村莊綠化示范村,助力鄉村生態振興。
制定長遠的村莊發展規劃。可以由市里或者辦事處牽頭,針對每個村莊的特點,編制出涵蓋村莊建設、綠化、養殖等多項內容的村莊長遠發展規劃,不管誰當村黨支部書記和村主任,必須遵照規劃發展村莊。再就是,在今后的村莊綠化中,盡量少使用城市小區綠化模式,可以結合村莊的特點,多栽一些好管理的樹;有條件的村莊可以在村莊四周栽滿樹,真正實現讓村莊在林中。
多栽一些彩葉樹。今年我們辦事處的水牛村就在出村路兩側栽了一些黃葉的榆樹,效果不錯,遠遠的一看,一片金色,視覺沖擊很大。建議在今后的村莊綠化中,多栽一些這樣的樹,突出特色,真正打造村莊綠化一村一品。
給予村莊管護資金方面的支持。我聽說咱林業局前幾年也送了大量的樹苗,但是沒有給予后期養護方面的支持。建議在今后的村莊綠化中,在栽上的前三年,*能給與村莊部分經費,讓樹先存活下來。只有先活下來,才能真正讓樹長起來,才能起到綠化村莊的效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