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合肥鄉村振興將取得階段性成果(圖)
合肥鄉村振興將取得階段性成果(圖)
農業網   時間:2019/3/25 10:33:00  來源:合肥在線  閱讀數:357

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也是推進安徽省合肥市高質量發展的重大任務。合肥市實施鄉村振興有基礎、有成效、有行動、有未來。今后,還將以更高的標準、更高的層次、更高的質量,扎實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打造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合肥樣板” 。

  有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 “三農”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合肥市上下認真貫徹黨中央和省委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策支持,推進改革創新,狠抓措施落實,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提高農業供給質量,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農”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統籌城鄉融合發展實力明顯增強

  十八大以來,合肥經濟快速發展,地區生產總值連續跨越三個千億級臺階,崛起勢頭強勁。2017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7003.1億元,增速達8.5%,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由2012年的 5.5:55.3:39.2 轉變為3.9:49:47.1,財政收入達1251.2億元,城市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可喜的是,縣域經濟發展速度也在不斷加快。肥西縣、肥東縣、長豐縣穩居全國百強縣,并逐年實現位次不斷前移,巢湖市、廬江縣躋身全國中小城市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為合肥在全省率先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創造了有利條件。

  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質量顯著提升

  近年來,合肥市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糧食總產量連續多年穩定在300萬噸以上,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蔬菜產量突破300萬噸,肉禽蛋奶水產品總產量突破70萬噸,“菜籃子”綜合自給率高達69.5%。

  綠色發展持續推進,農業供給質量不斷提高,“三品一標”產品認證達957個,基地認證覆蓋率突破60%,合肥市農產品質量檢測檢驗中心成為全省農業系統*獲*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認證的機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04%,秸稈還田面積達600萬畝,環巢湖5個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示范區建設初顯成效。

  園區建設進展迅速,成功創建1個*、7個省級、34個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區以及402個特色農業園區,規劃總面積超過180萬畝,園區引領都市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特色農業集群化發展優勢顯著,形成了優質糧油、草莓、蔬菜、生豬、家禽、乳制品、淡水產品等十大年產值超10億元的特色農業產業集群。

  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態勢良好,農產品加工業位居全省前列,涌現出了一批知名度高、代表性強的農業企業和品牌。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農村電商銷售額達50余億元,從事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超過500家,接待游客突破3000萬人次,鄉村旅游經營收入達30億元。

  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進一步激發

  近年來,合肥市有多項農村改革走在全國前列。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實際確權面積746.4萬畝,完成率98.7%,發放經營權證書96.98萬戶,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得到進一步鞏固完善。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扎實推進,613個村居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成立全省*“三資”改革全覆蓋的村級集體股份合作社,創新建立農村綜合產權交易所。

  農村“三變”改革積極實施,在鞏固完善20個農村“三變”改革試點村居經驗的基礎上,擴大試點范圍,全市已有306個村居完成“三變”改革。合肥市還充分發揮市、縣兩級鄉村振興投資公司的平臺作用,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 謀劃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創新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的體制機制,加速推進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建設穩步推進

  近年來,合肥市農村環境“三大革命”成效顯著。陳年垃圾清理全面完成,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65%以上,配備專兼職農村保潔員隊伍超過了2萬人,實現農村公路、村村通道路、中心村保潔率達*,自然村覆蓋率達65%以上; 2017年全市完成農村廁所改造2.8萬戶。

  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整治深入落實;中心村建設分層分類有序推進,完成建設省、市級中心村278個, 在建中心村159個。美麗鄉村示范創建成績突出,成功創建環巢湖美麗鄉村精品示范區1個、美麗鄉村精品示范帶11個,入選 “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村”3個、“中國傳統村落”4個、“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1個,鄉村新形象不斷彰顯。

  有成效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高于全國、全省

  從2018到2022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個5 年,合肥鄉村發展也正處于大變革、大轉型的關鍵時期,推動鄉村振興既有難得的機遇,又面臨嚴峻的挑戰。可喜的是2018年合肥市實施鄉村振興工程已經初有成效,一批重點項目穩步推進。

  2018年,合肥市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新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400家,“三品一標”發展到957個,長豐草莓成功入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糧食產量突破300萬噸,蝦稻綜合種養面積突破20萬畝,肉蛋奶及水產品總量超過了93萬噸。

  過去一年,美麗鄉村建設扎實推進,完成了70個中心村建設,改造農村危房3703戶。農村環境“三大革命”縱深推進,建成了18個鄉鎮政府駐地污水處理設施,超額完成10萬戶農村改廁任務,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建成農村道路暢通工程2379公里,肥西縣還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通過大力實施土地整治,連續20年實現占補平衡。全面完成農村安全飲水建設任務,解決了26.8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2018年,合肥市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推動以城帶鄉,促進城鄉一體,全面開啟了鄉村振興的新征程。其中,一大亮點就是城鄉融合持續發力。

  來自合肥市統計局的消息,截至2018年底,全市常住人口突破800萬,達808.7萬人,比上年增加12.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06.3萬人,比上年增加18.9萬人;鄉村常住人口202.4萬人,比上年減少6.7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4.97%,比上年提高1.22個百分點,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5.39和20.28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

  有行動

  廬江、巢湖全力

  沖刺全國百強縣

  實施鄉村振興,開弓沒有回頭箭。在2019年,合肥市還將高標準實施鄉村振興。一方面,著力振興縣域經濟,大力建設省級縣域特色產業基地,加快縣域開發園區優化整合,提升縣域經濟質量和效益;加大縣域經濟發展支持力度,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和優質公共服務供給向農村延伸。

  2019年合肥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肥東、肥西、長豐要一體融入主城區,進一步鞏固全國百強縣位次;廬江、巢湖等高對接主城區,進一步鞏固全省十強縣位次,全力沖刺全國百強縣。”

  同時,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發展“互聯網+農業”、智慧農業、休閑農業。大力實施糧食綠色增效工程,推進“糧改經”“糧改飼”“雙改單”,新增蝦稻共養面積25萬畝。深入實施農產品加工六大行動,促進農產品加工向精深轉變。完善農業經營體系,構建小農戶和現代農業利益聯結機制,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000家以上。制定和實施質量興農戰略規劃,推動農村三產深度融合。

  另外,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高質量建設一批鄉村振興重點項目,提升農村“雙基”水平。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提標擴面,建成89個中心村。推進農村環境“三大革命”,縣域行政村實現環衛治理市場化服務全覆蓋,鄉鎮政府駐地實現污水處理廠設施全覆蓋,完成10萬戶農村改廁任務。

  今年,通過深入開展農田水利“*后一公里”建設行動,要實施萬畝大圩、中小水庫和灌區達標工程;完成農村道路暢通工程1100公里。強化*性基本農田用途特殊管制措施,深入開展“大棚房”問題專項整治。積極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提升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水平,深入推進巢湖流域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有未來

  未來幾年鄉村振興如何走?線路圖已有

  鄉村振興是一個系統性的超級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全局謀劃。在這方面,合肥市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今年1月底,《合肥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2018-2022 年) 》(征求意見稿)對外發布,鄉村振興的線路圖已繪就。2022年,合肥市鄉村振興將取得階段性成果。

  定位計劃培育多個新市鎮、中心鎮

  在目標方面,此次《規劃》提出,合肥市將優化提升主城區,創新發展環巢湖示范區,特色發展巢湖城區,綜合拓展廬江城區,把長豐縣城建設成為合肥市輻射皖北的橋頭堡,加快合巢產業新城建設,高端發展空港科技產業新城,大力培育廬南循環經濟產業新城。

  接下來,合肥市還計劃推進重點城鎮的擴權改革,培育下塘、長臨河、黃麓、三河、湯池五個新市鎮,以及吳山、八斗、泥河、山南、槐林五個中心鎮。另外,分類引導農村居民點建設,培育700個左右省級、市級美麗鄉村中心村。

  格局構建“三環四沿”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空間

  鄉村振興的核心是產業振興。圍繞都市現代發展的需求,合肥市將立足發展基礎和資源優勢,構建功能特色鮮明的“三環四沿”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空間新格局。依托濱湖、三十崗等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大圩、蜀山等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形成“環城”都市農業產業集聚圈。

  依托郭河、巢湖環湖北岸等*、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廬江巢湖南岸、巢湖黃麓等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區,以及環巢湖美麗鄉村示范區建設,形成“環巢湖”生態農業產業集聚圈。

  在合肥市環新橋機場區域及長豐縣吳山鎮、崗集鎮,肥西高店鄉,蜀山區小廟鎮和經開區高劉社區等區域,形成“環新橋機場”高效農業產業集聚圈。此外,打造“沿嶺”特色農業帶、“沿山”茶果產業帶、“沿路”設施農業帶、“沿河”綠色農業帶。

  水利2020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5%

  目前,全市有長江流域的南淝河、 派河、杭埠河、豐樂河、白石天河、柘皋河、裕溪河、滁河,淮河流域的東淝河、沛河、池河等主要河流11條;較大的湖泊有巢湖、黃陂湖、瓦埠湖、高塘湖等4個。除了要完善防洪保安基礎設施體系,合肥市將推進引江濟淮工程建設沿線鄉村同步振興,構造一河清泉水、一道風景線、一條經濟帶美好鄉村發展圖景,打造未來城市景觀新長廊。

  另外,深入挖掘水利樞紐、輸水河道和調蓄湖泊等的旅游功能,創建以水潤江淮、生態運河和巢湖風光為主題的特色旅游品牌體系。同時,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通過逐步對各縣(市)自有水庫改造、擴容、升級和管網延伸等多種途徑,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到2020年,全市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5%,到2022年提高至90%。

  交通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全部通客車

  保障農村地區基本出行條件, 就要“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到2020年,合肥市所有鄉鎮通達二級及以上公路,縣道基本達到二級及以上公路標準,相鄰鄉鎮之間主干道路達到三級及以上公路標準,行政村和較大自然村等級公路通達率*、硬化率*。

  值得期待的是,合肥市還將推動城市公交線路向周邊延伸,鼓勵發展鎮村公交。到2020年,全市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4A級及以上的縣(市)達到90%以上;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客車通達率達到*,縣城20公里范圍內的農村客運線路公交化運行率達到50%以上。

  物流每個縣(市、區)至少建1個農村物流中心

  城里人網購一個商品,一兩天就能到貨,在鄉村這樣的速度今后也不是夢想。到2020年,全市所有建制村和具備條件的自然村基本實現物流配送網點全覆蓋。到2022年,每個縣(市、區)建設1個以上農村物流中心,每個鎮(鄉)建設1個以上的綜合運輸服務站,每個建制村建設1個綜合運輸服務點,基本建成覆蓋縣鄉村三級的農村物流網絡體系。

  如今,在城市4G已經非常普及。下一步,合肥市將實施農村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行動,加快農村地區寬帶網絡和第四代移動通信網絡覆蓋步伐。到2020年,信息進村入戶村級信息服務站覆蓋率達到90%。農村基礎信息設施覆蓋率、貧困村寬帶網絡覆蓋率、城鎮光纖覆蓋率、行政村光纜通達率均達到95%。

  能源鄉鎮、農村社區居民在家可用上天然氣

  城里人下班后回到家,打開燃氣,做飯、洗澡、供暖都方便。今后,燃氣基礎設施將納入鄉鎮建設規劃,實現農村燃氣基礎設施與鄉村社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打通農村天然氣利用的“*后一公里”。為此,合肥市將啟動天然氣“鎮鎮通工程”,推動管網由縣城向鄉鎮、農村社區延伸。此外,結合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支持鄉鎮、街道、中心村、居民點充電設施建設,加大用地、廊道通行等方面支持力度,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公交、環衛等定點定線運行的公共服務領域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開個電動車在集鎮與鄉村公路上跑,也是一道風景。

  生態到2020年基本完成農村衛生廁所改造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優勢和寶貴財富。為此,合肥市將全面推進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深化農村環境“三大革命”,確保取得階段性整治效果。到2020年,基本完成農村衛生廁所改造。到2020年,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村占比達到92%以上。同時,推進村莊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凈化“五化”建設。優化完善村莊路網,加快推進通村組道路硬化、入戶道路建設。到2020年,實現所有自然村道路硬化。到2022年,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50%。到2022年,所有規劃布點中心村和重點村莊均達到美麗鄉村建設要求。

  旅游創建100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

  采摘草莓、葡萄,釣個魚,吃一頓農家飯,如今合肥的鄉村游越來越紅火。今后,合肥市還將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合肥鄉村旅游品牌。同時,推動巢湖市、廬江縣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加快建設高水準鄉村旅游精品景區,打造主題鮮明的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依托各地鄉村特色物產,推進“農產品”變“旅游商品”,推出一批具有鄉土特色的旅游商品。到2020年,合肥市要創建100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全年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達到3500萬人次。到2022年,力爭全年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達到4100萬人次。

  文化弘揚各類本土文化捍衛鄉村記憶

  鄉村文化,要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不斷賦予時代內涵,捍衛鄉村記憶,延續鄉村文化根脈。接下來,合肥市計劃以肥西三河古鎮為核心,以巢湖柘皋北閘老街、烔煬老街、肥東昂氏宗祠、牌坊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等為重點,弘揚巢湖文化、三國文化、包公文化、淮軍文化,系統保護鄉村歷史文化遺產、景觀風貌和人文資源。

  同時,推動廬劇等地方特色戲曲、巢湖民歌等地方特色民歌的傳承發展,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工程。實施鄉村經濟社會變遷物證征藏工程,鼓勵鄉村史志修編。鼓勵有條件的鄉鎮綜合文化站增建擴容,鼓勵有條件的鄉村建設村史館、鄉風文明館、文化禮堂。到2020年,全市普遍建成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

  人才鼓勵黨政干部、醫生教師等投身鄉村

  二十一世紀,什么*寶貴?人才!推動鄉村振興,更離不開大批人才,需要他們扎根鄉村。為此,合肥市將對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返鄉農民工、退伍軍人及大學生等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對鄉村企業家、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等,加大農村專業人才培育力度;鼓勵黨政干部、專家學者、醫生教師、規劃師等社會人才投身鄉村建設。

  合肥市還將全面實施戶籍制度改革政策,積極引導農業轉移人口在就業地落戶,促進農村升學學生、退伍軍人、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和新生代農民工等重點群體進城落戶。進一步擴大對居住證持有人的公共服務范圍并提高服務標準,縮小其與戶籍人口基本公共服務的差距;重點引導農業轉移人口向發展快、潛力大的城鎮集聚,優化人口結構和空間布局。

  教育力爭在每個中心村建設1所幼兒園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這方面,合肥市將力爭在每個中心村建設1所幼兒園,提高幼兒保育教育質量。科學制定鄉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規劃,建立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臺賬,加強農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積極推進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完善城鄉中小學結對幫扶機制,全面提升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水平。此外,實施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優化鄉鎮普通高中布點,基本實現普通高中優質資源相對均衡。加強鄉村學校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推進中小學智慧學校建設,提高鄉村學校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醫療2022年基本形成30分鐘院前急救服務圈

  “大病進城看,小病不出村。”這樣的就醫體驗,是很多鄉村居民期待的。為此,合肥市加強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基本實現每個鄉鎮有1所規范化建設的衛生院,每個村衛生室至少要有1名鄉村執業醫生。到2022年,30%的中心衛生院醫療服務能力達到二級綜合醫院水平,所有中心衛生院達到一級綜合醫院醫療能力。

  同時,加強農村院前急救體系建設,基本形成30分鐘院前急救服務圈。推進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打造市級遠程醫療服務平臺,推動高端醫療技術和服務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覆蓋。

  養老2022年鄉鎮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

  如今,合肥市區的養老服務設施越來越完善,鄉村也要跟上。接下來,合肥市將支持主要面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老年養護院、醫養結合設施、農村幸福院等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增加護理型床位和設施設備,提高供養服務機構托底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

  同時,鼓勵企業、集體、個人投入農村康養產業開發項目;鼓勵村集體建設用地優先用于發展養老服務。到2022年,鄉鎮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將達到*,每個鄉鎮內設置3~5個村級養老服務站。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n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