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200噸甘蔗滯銷:旱山區農業產業路該如何走?
200噸甘蔗滯銷:旱山區農業產業路該如何走?
農業網   時間:2019/3/25 13:59: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356

  前不久,四川省南部縣中心鄉漏米巖村200噸甘蔗滯銷引起廣大網民關注。后來,在當地宣傳部門、農業農村部門的呼吁下,一些愛心企業紛紛伸出援手,滯銷的甘蔗被一搶而空。
  
  經當地農業農村部門調研,種植甘蔗的業主系當地一返鄉創業者,僅憑對兒時的記憶及一時主觀推斷,便種植了200余畝。殊不知,漏米巖村屬于典型的旱山區,不適宜種植甘蔗。
  
  這位返鄉創業者不僅種植了甘蔗,他還在本村及臨近村共流轉了1100余畝土地,開發了13口魚塘,并種植了120余畝水稻,以及700余畝小麥、玉米、紅薯以及其他雜糧。
  
  “魚塘無來水,整個園區缺乏小微水利工程以及節水灌溉設施,存在很大問題。因此,從2016年到現在,他總共投入了3000余萬元,至今仍沒見到什么效益。”南部縣農工委主任易登科說,旱山區農業產業路該如何走?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
  
  但這位創業者的家鄉情懷值得肯定。“旱山區產業振興離不開在外成功的鄉友返鄉創業,但需與政府部門多溝通,多對接全縣大的產業布局,不能只顧埋頭拉車。”易登科說。
  
  200噸甘蔗滯銷教訓深刻
  
  何平,雖然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走出了老家,從事汽車客運及建筑等行業,并在成都等地購房,但至今在老家漏米巖村仍保留有他家老屋。他一直有很深的家鄉情懷。
  
  2016年,何平見家鄉土地撂荒嚴重,便決定回家投資農業。但種點兒什么?其他經濟作物沒試過,風險大,這里祖祖輩輩種糧食,群眾有經驗。因此,他*終選擇種糧為主。
  
  “兒時吃甘蔗的回憶很甜美,尤其是過年的時候能吃到甘蔗,是多*的事情啊!”何平說,“那不如種點兒甘蔗?”他對周邊閬中、儀隴等縣市進行了市場調研,發現這些地方均沒有規模種植甘蔗的,如果種兩三百畝,僅憑南部縣百余萬人口,銷售絕無問題。
  
  2017年,何平種了150余畝甘蔗,但遭霜凍,全部爛在了地里;2018年,何平又種了200畝甘蔗,長勢不錯,到收獲的季節,砍下嘗了嘗,總沒有兒時那個味道了。“而且甜度和水分均沒有市場上賣的甘蔗高,還有點兒硬。”何平說,經了解,他發現四川各地市場上的甘蔗大多數來自廣西、云南和海南等亞熱帶地區,四川本地的甘蔗基本上很難銷售出去。
  
  一共產了400余噸甘蔗,想了很多辦法,只賣出了200噸,還有200噸根本無人問津。“眼看春節一過,氣溫*天升高,再不賣就只有爛了作肥料了。”何平說,他萬般無奈,只要向縣委農工委求助。南部縣委農工委、宣傳部立即發動當地媒體積極關注。
  
  中國農業新聞網轉發了“南部三農”微信公眾號《長坪山革命老區的200噸甘蔗面向全國緊急出售!》的消息,于是,南部縣金晨超市、百山超市、四川省水景灣置業有限公司、太平洋保險南部分公司等企業紛紛伸出援手,200噸甘蔗幾天內被一搶而光。
  
  “發展產業不能總是盼望企業伸援手,那樣不具有可持續性。”易登科說,“選擇甘蔗本身就是一個錯誤,應該立即調結構。”何平自己也意識到,僅憑主觀判斷是要走彎路的。
  
  請主管部門來診斷問題
  
  漏米巖村背靠長坪山,當年紅軍曾在這里打過仗,并建立地方政權。近年來,南部縣啟動了長坪山革命老區紅色文化保護和開發工程。當年紅軍以長坪山為核心打下的嘉陵江以東地區,被稱為南部縣的革命老區,這個區域現轄10個鄉鎮,為山高溝深的旱山區。
  
  何平當初設想的是依托長坪山發展觀光農業,走鄉村旅游的道路,但經縣委農工委實地調研后,發現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在沒解決來水的情況下發展水產不是一個好選擇。
  
  何平把山腳一個小溪溝經過拓寬、圍欄,固然能蓄一些水,但要灌溉山上的耕地和給魚塘補充水,需要提灌引水。因此,他自己投資鋪設了5公里電力專線,可投資太大,至今提灌引水設施都沒能建起來。不過,這5公里電力專線卻解決了16戶貧困戶生活用電。
  
  何平自己投資對所流轉土地進行了調整改造,小調大、坡改梯、薄改厚、瘦改肥,雖然大大改善了園區的種植條件,但由于沒充分利用政策和國家項目,使自己陷入了資金困境,難以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再生產,以至于其家人都不想再支持他繼續干下去。
  
  何平組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讓農民以土地入股參與其中,并制定了保底分紅及二次分紅的機制,但因園區至今未產生多大效益,除保底分紅外,從未進行過二次分紅。不過,這幾年他還是給當地群眾帶來了較豐厚的收入,每年保底分紅和務工工資就達80余萬元。
  
  目前革命老區道路交通設施相對較差,長坪山紅色文化保護和開發剛剛啟動,影響力還遠遠不夠,定位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為時過早,必須盡快調整產業發展思路。可究竟種什么?何平至今仍比較迷茫。南部縣委農工委認為,應該結合老區實際,選擇恰當的產業路。
  
  怎樣闖出一條旱山區產業路?
  
  南部縣委農工委分析,全縣農村發展可分三個梯次:一是升鐘湖罐區53個鄉鎮,多淺丘平壩,道路交通便利,農田水利建設基礎良好,土地肥沃,該區域農民人均收入高出縣平均水平10%;二是升鐘湖庫區10個鄉鎮,近年來鄉村旅游業發達,農民人均收入能與縣平均水平持平;三是相對滯后的革命老區10個鄉鎮,農民人均收入低于縣平均水平10%。
  
  因此,老區10個鄉鎮的發展,成了已摘掉貧困縣帽子的南部縣的“硬骨頭”。但該區域正因自然條件脆弱,基礎條件薄弱,一直難以受到社會資本的青睞。像何平這樣把幾千萬元資金砸進窮山溝的人寥寥無幾,但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都離不開這樣的人。
  
  可要徹底改變老區10個鄉鎮干旱缺水的狀況,要等位于廣元境內的亭子口水庫建成以后,但這還需若干年,因此,該區域短期無法改變農業生產用水難,走旱作農業是*出路。
  
  “老區缺水是短板,但良好的自然生態則是優勢,我們應該按照綠色有機的標準去種植優質的糧食,尤其是粗糧,在特色上、品質上、品牌上闖出一條路,將綠水青山變成真正的金山銀山。”易登科說,誰說種糧不賺錢?只要種出好糧,能賣高價錢的糧就賺錢。
  
  目前,南部縣正在規劃一條從縣城到長坪山紅軍烈士陵園的旅游快速通道,而且,根據南充市100萬畝晚熟柑橘的布局,準備在老區10個鄉鎮新發展10萬畝晚熟柑橘。
  
  因此,縣委農工委建議何平主動對接縣上的大產業布局,充分用活國家政策和政府資源,將自己的產業園再度激活。“可以以綠色有機高品質耐旱的雜糧為主,然后配以柑橘、水產,待時機成熟再啟動鄉村旅游,從而為該區域鄉村振興闖出一條路。”易登科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uhaona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