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哈爾濱市香坊區依法拆除195棟“大棚房”(圖)
哈爾濱市香坊區依法拆除195棟“大棚房”(圖)
農業網   時間:2019/3/27 13:49: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閱讀數:359

大棚房

  面對“在耕地上以發展設施農業為名,違法違規建設非農設施,改變土地性質和用途進行非農業經營”的Ⅰ類問題“大棚房”,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委區政府毫不手軟,堅持時限不退讓,嚴格標準不放松,多措并舉,全面打贏了東平滿族風情園“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攻堅戰。

  66次專題會議只為徹底整治

  東平滿族風情園項目位于向陽鎮東平村,總占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系國有農用地,性質為一般農田。2007年7月11日,天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設東平滿族風情園項目,項目于2011年年底建成。一期由黑龍江宏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南區),占地面積約14萬平方米,建設溫室和看護房126棟,租賃期限為50年。二期工程建設單位為黑龍江天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北區),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建設溫室和看護房69棟。195棟看護房項目建成后,絕大部分對外租售,租期50年,租金40萬-100萬元不等。承租人均為非當地農民,大部分承租人承租后對房屋進行了裝修,部分裝修相當豪華,棚室種植成果均為自家享用,儼然變成了城里人的“后花園”和“私人別墅”。

  經確認,東平滿族風情園項目屬于典型的“以設施農業為名改變土地性質和用途、進行非農業經營”的案例,是Ⅰ類問題“大棚房”,依法依規必須堅決拆除,復墾復耕到位。哈爾濱市香坊區委區政府對此非常重視,*時間成立了“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先后32次組織召開區委常委會、黨政聯席會、政府常務會和專題推進會,小組辦公室和現場指揮部先后34次召開部署會,研究安排部署專項整治工作。

  拆除違建近6萬平方米

  相關人士稱,違法建筑面積之大、涉及業主戶數之多、歷史遺留問題較多、拆除阻力較大——東平滿族風情園“大棚房”嚴重情況和整治難度,在黑龍江省也屬罕見。面對涉及近200業主的拆除違建難題,香坊區啟動信訪工作應急預案,同時在指揮部設立現場接待組,進行政策解答和勸導;在現場指揮部設立高音廣播,不間斷宣傳相關政策、播放有關通知。為使政策宣傳到位,現場指揮部先后6次張貼《告知書》《通知書》《催告書》。組織全區37個機關單位成立了37個專項工作組并由區級領導包保,與滿族風情園業主見面約談,進行政策講解,動員業主配合整治工作。包保工作組通過電話、微信、彩信、短信等形式,確保將公告、通知告知到每一名業主,并先后前往三亞、北京、保定等地,與在外地的業主見面約談。

  2018年12月8日,香坊區與市國土資源局聯合印發拆除違建《公告》并現場張貼,同時將通知業主搬家的《催告通知》張貼到滿族風情園每家每戶。12月14日,香坊區委區政府嚴格按照國家和省、市關于“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要求,聯合市國土資源局、市國土資源局香坊分局,組織區有關部門、向陽鎮和37個包保單位,出動人員1500余人,鉤機20臺,開展了集中拆除行動。195棟問題“大棚房”、3處違規建筑、所有改變用途的棚室及違規硬化地面、圍欄全部依法拆除,共依法拆除問題“大棚房”建筑面積42599平方米,拆除違建面積17258平方米,清理硬化地面3萬余平方米,拆除違規圍欄5600延長米。

  7萬平方米黑土地得以復墾復耕

  經不懈努力,園區內居住的12名老人和行動不便人員在拆除行動之前已全部勸離,并對暫無居所人員提供了安置場所妥善安置;香坊區還先后為自愿搬離業主免費搬離物品634車次,并將其中22戶業主暫時無處存放的物品經現場登記公證后,拉運至指揮部事先準備好的存放場所,免費存放保管。

  “目前,違建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已基本清理完畢,復墾復耕工作正在進行。”香坊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孫國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個工作量也非常巨大。地表的碎石碎磚、殘余建筑垃圾清除后,至少要覆上半米深的黑土,保證耕層厚度。黑土的需要量正在測算中,待地表化凍,取土工作就將開始。”

  據介紹,違建拆除后,這里將有7萬余平方米的黑土地實現復墾復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xhj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