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大規模,基礎設施怎么投?”
“機械化可提高多少效率?”
“規?;l展如何帶動老百姓增收致富?”
近日,貴州省春季農業生產暨農村產業革命現場推進會走進安順市平壩區高標準蔬菜示范基地,觀摩代表一下車,就被眼前的春耕景象震撼,紛紛問道。
基地里,一輛輛拖拉機、蔬菜移栽機競相轟鳴,拉溝、起壟、覆膜、栽種一氣呵成;上百工人揚起鋤頭培土,移植蔬菜苗;種植好的蔬菜地里,噴灌設施正在噴灑水,處處熱火朝天。
平壩區高標準蔬菜示范基地以天龍鎮高田村為中心,按1000余畝先行區、3000核心區、6000畝示范區“136”模式進行建設,力爭用三年時間創建1萬畝高標準蔬菜生產示范基地,實現“向技術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向要素要效益”的目標?,F在,該示范基地按照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方向,以龍頭企業、合作社及種植大戶等為主體,采取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股權化、集體資產股份化、農村資源資本化的發展模式,建設優質高標準農田,引導農民調優種植結構,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進綠色化、規范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逐步實現生產、銷售一體化經營,為貴陽及周邊區域提供積無公害蔬菜,促進農業持續增效、農民增收。
目前,按照分步實施的要求,平壩區正在加快建設1475畝的先行區,利用現代化種植方式種植大白菜、芥藍等蔬菜,力爭實現“半年見成效”。根據測算,先行區建成后,年增產值將達到841.5萬元,每年能解決500余人就業。
參觀基地后,遵義市鳳岡縣人民政府副縣級干部陳波說:“這個基地非常震撼,這樣的標準化和規模化非常好,有很強的示范帶動作用,當然,*終的落腳點是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實現效益*化,通過良好的效益和規?;?,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副縣長田莉莉說:“平壩區高標準蔬菜示范基地頂層設計標準化程度比較高,在土壤、水肥一體化、綠色生產上,都統一融合在生產實踐當中,實踐性強,給我們開展農村產業革命帶來很多啟示,我們將借鑒平壩區的經驗做法,做好產業結構調整大文章,實現產業興旺、村莊美麗、群眾富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