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息縣路口鄉羅莊村豫治有機蔬菜專業種植合作社里,村民們正采摘蔬菜。只見一筐筐的小白菜、香菜被整齊的堆放在路邊,等待菜販的收購,菜農們穿梭在菜地里,忙碌的摘收著成熟的蔬菜。80后的“巧媳婦”丁芳是這里的負責人,正在組織工人們一起摘菜、搬運裝車。近期正是蔬菜摘種的好時節,為了抓農時,讓自家基地生產的無公害蔬菜早日上市銷售,她顧不上休息,從早忙到晚。
丁芳和丈夫夏玉志都是土生土長的路口鄉羅莊村人,因為從小在農村聞著泥土香,走著田間路長大,丁芳對土地有著一種莫名的親切感。“或許我可以回鄉做點有機無公害的事兒,讓家鄉人都吃上綠色、安全、低價的放心菜。”看到城市里蔬菜種植不僅規模大,而且品種全,丁芳與丈夫商量。夫妻倆一拍即合,決定回到家鄉,流轉土地種植有機蔬菜大干一場。
2015年,丁芳和夏玉志通過多方籌集資金,流轉土地搭建了一批塑料大棚。“俺回來頭一年種的菜,長到一定時間就開始收縮了。我去賣菜人家都說你還有機蔬菜呢,這能要嗎?”由于土質板結化問題嚴重,種出的蔬菜葉子發黃,*年基本沒賺到錢。“骨感”的現實并沒有讓丁芳打退堂鼓,她堅定地說:“既然走了這條路,就要走出個名堂來。”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學習,合作社3年未使用違禁物質,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而是采用有機肥和動物排泄物滿足作物營養需求的種植有機蔬菜創業路。
“現在你再看看這脆生生的綠,這都是俺們堅持有機、綠色的成果。”如今丁芳臉上不僅有忙碌的汗水,更多的是收獲的喜悅與成就。
過了“手藝關”再過“人際關”,為開拓市場,丁芳駕駛著農用三輪車往返城鄉,豐富品種。“豫治”慢慢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他們生產的有機蔬菜不僅受到城區居民熱捧,大型超市也都主動和他們聯系,進購他們的蔬菜。
致富不忘鄉親的夫妻倆更是帶動貧困戶5戶21人。小丁店孜村民組的貧困戶牛麗就是其中之一。剛采摘完香菜的她對丁芳充滿了感激。“現在除了家里農活,還能在這里幫忙掙上幾千塊。夫妻倆都是肯吃苦的實誠人,菜不愁賣,跟著這樣的人干心里踏實!”
2018年丁芳被息縣縣委組織部、縣扶貧開發辦公室、縣婦女聯合會授予“巧媳婦”榮譽稱號,合作社也掛牌為:“巧媳婦+”萬人脫貧行動示范基地。
截至目前,豫治有機蔬菜專業種植合作社總面積擴大到65畝。43個大棚里二三十種有機蔬菜輪番供應,高峰期*能賣出5000斤菜。對于未來丁芳有著自己明確的規劃,她滿懷信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