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穗小得像蠅頭,每穗只有18粒,陜西省長武縣十里鋪村農民張萬福至今還記得從前小麥的樣子。而受益于幾代品種更新,如今這片渭北旱塬上的小麥,畝產已經能達到500公斤。
*次品種突破,推動糧食產量不斷飛躍,帶來百姓餐桌日漸豐盛,糧票、肉票等曾經百姓生活的“*品”早已進入了歷史博物館,忍饑挨餓、缺吃少穿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中國人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掌握著發展的戰略主動和回旋空間,近14億人口的大國在國際上更有底氣!
“種業是一個很偉大的事業”“要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激起了中國種業人迎難而上、奮發圖強的斗志與勇毅,也終于迎來了民族種業的輝煌飛躍。
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四十年走過歐美國家上百年的發展歷程;這是一條逐夢種業強國的征程,為了民族種業振興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
松綁從壟斷產品到千億級市場
“種地不選種,累死落個空。”種業,從來都不僅僅只是一個產業,它是“中國飯碗”的底座,是農業大國的基石,是農業發展的“芯片”,關乎一個國家的核心利益。
然而建國之初“家家種田、戶戶留種”的方式,導致作物產量低而不穩,嚴重影響了人民生活。“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就是上世紀70年代河南農村的貧苦寫照。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在靜默的大地上喚出了種業的新芽。這年7月,中國種子公司在北京成立,隨之而來全國縣級以上農業部門紛紛成立種子公司,標志著我國種業進入到了以縣域為單位統一供種、實現生產專業化、加工機械化、質量標準化和品種布局區域化的“四化一供”時代。千百年來農民自留自用的種子,開始成為能夠買賣的商品。
隨后,1995年種子工程的實施,讓農民告別了“用秤稱、麻袋裝”的買種子方式,種子包衣包裝標牌化,我國種子供給能力和質量再上新臺階。
“四化一供”、種子工程……堅冰日漸消融,但對饑渴的大地來說,仍然不夠。由于其特殊戰略地位,種子一直由國有企業壟斷經營,不允許跨區銷售,僵化的體制導致機構臃腫、債務不清、競爭不充分、發展動力不足。
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種業,該往何處走?
2000年,經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審定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施行,我國種子產業進入了依法治種的新階段。地區封鎖被打破,種子不再為國有企業壟斷經營,市場化之門從此打開。
200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種子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市場監管的意見》印發,強力推進政企分開,打破了管理者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的不公平體制,徹底為種子全面市場化松了綁。
2011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如春雷炸響,*明確了種業的“基礎性、核心性、戰略性”定位,推動科研院所與所屬企業脫鉤,明確商業化育種以企業為主體、科研單位主攻基礎性研究。這個在業內被稱為種業新政的“8號文件”的出臺,標志著種業改革開始邁向深水區。
黨的十八大以來,種業迎來了發展黃金期。我國種業市場規模已近1000億元,居世界第二位,成為全球種業重要市場和區域中心。現代種業發展更加有了底氣:我們有世界上*多的人口、*規模的農業、*豐富的種質資源,也應該有世界上*水平的農業科技、*具競爭力的現代育種產業。
突圍“洋種子”倒逼轉型升級
“一個品種的選育需要10年,現在用的是10年前科技支撐的結果,如果現在不奮起直追做大做強民族種業,10年以后怎么辦?”中國種業的危機意識在開放競爭中被喚醒。
新世紀*初十年,隨著政策的放開,民營種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恰恰趕上跨國種企迅猛發展、全球布局之時,“洋種子”席卷而來。美國玉米品種一度搶占了東北市場的半壁江山,“國外種子按粒賣,國內種子按斤賣”的嚴酷現實,直指中國種業的發展軟肋——
從企業規模上看,2011年我國有持證種子經營企業8700多家,但全部種子銷售收入加起來,僅相當于美國一個孟山都公司,“多散弱”已成我國種業發展不能承受之重。從育種水平看,跨國種企已全面進入“分子時代”“工廠化”批量選育新品種,我國還是“拿眼瞪,用腳踹,一把尺子一桿秤”“小作坊式”的傳統育種,研發新品種像是“買彩票”。
“狼來了”并不可怕,壓力也是動力。“洋種子”就像一條鯰魚,倒逼中國企業轉型升級。
“8號文件”提出政企分開、科企分開,商業化育種以企業為主體,成為種業改革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甫一出臺,就在業內激起千層浪。長期以來,我國育種創新的主要力量都在科研院所,大多數技術、資源、設備也都在科研院所,一旦“科研單位不干了,企業又擔不起來”,將會給糧食安全帶來大麻煩。
但從產業發展規律看,隨著市場機制的建立,確立企業主體地位,是種業健康發展的前提,不少發達國家的經驗都證明了這一點。
確定了改革路徑,需要的就是啃“硬骨頭”的改革勇氣。農業農村部門以“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決心和擔當推進改革,一系列扶持企業創新的政策措施陸續出臺。
2013年,原農業部、財政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中化集團等共同發起設立15億元的現代種業發展基金,支持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目前已投入近14億元,基本實現三大主糧作物品種及主要種植區域全覆蓋。此外,還通過國家種子工程、生物育種能力建設等專項和稅收減免優惠“扶優扶強”,扶持大型育繁推一體化企業。
種業政策和市場化競爭雙向發力,使種業經營主體迅速向兩極分化,一批自主研發能力強的育繁推一體化企業高歌猛進,而許多沒有競爭優勢的中小企業被市場所淘汰。2017年底,全國持證種企僅有4000多家,數量不足高峰時的一半。
舊有的秩序被打破,全新的格局在重建。隨著市場集中度的提高,種子大產業格局基本形成,不斷壯大。目前,在國內主板、創業板、新三板掛牌上市的種企70多家,全國種企資產總額1億元以上的達373家。
2017年發布的全球十大種企中,隆平高科和先正達-中國化工占據兩席。中國種企不僅進入全球種子市場的*梯隊,還雄心勃勃開啟了“揚帆出海”的新征程。2017年,中國化工以430億美元收購先正達,隆平高科與中信合作以11億美元收購陶氏巴西種子業務,世界種業第三次并購浪潮中開始出現中國企業的身影。
克難為了“中國糧”用上“中國種”
一個悖論曾經困擾著眾多種業人,我國的育種家數量世界*,種質資源保有量居世界第二,為何難出大品種?
答案是“兩個80%”——我國80%的種業科技人員集中在科研單位,而80%的種子企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產學研流通不暢,導致科研與生產“兩張皮”,科研成果不少,但大多是“鐵皮柜里的成果”。
企業為主體,并非“一刀切”式地不準科研院所搞育種。改革者接下來要思考的正是如何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讓科研院所的資源“活”起來,讓科研人員“為企業育種、到企業育種”。
讓科研資源“活”起來,就要允許科研人員“富”起來。
種業權益改革,一場被業內稱為具有破冰意義的實踐,于2014年拉開序幕。
“賦權、讓利”是這次權益改革的核心,劃定科研人員對新品種權的權益比例不低于40%,對育種材料的比例不低于60%,大大高于當時“不低于20%”的*限。這極大地調動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研究領著生產走”變成了“研究跟著生產走”。目前,全國已有122家單位參與到改革試點中,改革成果幾乎覆蓋了所有作物類型。
如果說權益改革是理順了商業化育種和基礎研究的關系,讓科研成果“接地氣”,同年開展的良種聯合攻關,則開創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特色育種新模式”。體制障礙、學科界線、院墻壁壘,阻礙創新的藩籬一一被打破,7位院士領銜,180多位相關領域權威專家坐陣,103家成員單位合力攻關,產學研聯合創新機制迸發出泉涌的活力。
一個例子能夠說明“集中力量辦大事”: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早在1985年、1992年和1998年,我國優質稻發展曾先后迎來三次高潮,但都未能持續。良種聯合攻關,則使我國優質稻米率達到37.1%,比攻關開展前提高了5個百分點。
一組數字能夠印證“集中力量辦大事”:截至目前,四大作物聯合攻關組共選育新品種231個,攻關組選育的大豆新品種“合農91”,示范田畝產423.77公斤,刷新全國高產紀錄,8個玉米新品種成為我國*批通過國審的適宜籽粒機收品種,小麥品種的科研成果轉化,實現經濟效益約1億元。
從水稻“三系”配套到小麥優質專用,從國產轉基因抗蟲棉逆勢突圍到“雙低”油菜大發展,品種的每*突破都顯著提升了我國農業生產力水平。幾十年來,我國農作物品種經歷5-6次更新換代,良種覆蓋率已達96%,品種對農業增產貢獻率超過43%,水稻、小麥、大豆等大宗作物用種均為自主選育,實現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擔當
做“多設路標、少設路障”的有為政府
少有一個行業像種業這樣風起云涌,從零起步,發展成規模全球第二的龐大市場,資金、人才競相涌入;少有一個行業像種業這樣逆勢崛起,面對來勢洶洶的“洋種子”奮力突圍,實現了“中國糧用中國種”;少有一個行業像種業這樣大刀闊斧,步步都是農業農村部門“刀刃向內”的改革。
從“四化一供”到政企脫鉤、事企脫鉤,種業的發展一步步松了綁。一部民族種業發展史,也是一部政府與市場關系的變革史。對管理者來說,如何以“有為政府”保障“有效市場”的健康運轉,既考驗決策執政的智慧,也需要自我變革的勇氣。
多設路標、少設路障,種業管理體制越理越順,帶來種業發展環境的不斷優化,成為民族種業茁壯成長的沃土。截至目前,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授權總量突破1萬件,非主要農作物登記品種超過1萬個,長期保存的種質資源總量突破50萬份,種業科企合作和兼并重組加快,三大糧食制種保險補貼政策出臺,種業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現代種業勢頭正勁。
市場經濟的負外部性無法通過市場自身解決,需要管理機構主動作為。“育種不如買種,買種不如偷種,偷種不如套牌。”種子行業眾所周知的潛規則曾讓不少企業苦不堪言。“如果不能加強對品種權的保護,就沒人愿意投入搞育種了。”
2016年,《種子法》大修,專門增加了“新品種保護”章節,遏制了“換個車燈就是一輛新車”的所謂“新品種”等市場亂象,鼓勵種業原始創新,受到業內的一致贊賞。
而更值得贊譽的,是新《種子法》對品種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目前多數發展中國家采用品種審定制度,品種入市權掌握在政府手中。品種登記制度主要在市場經濟比較成熟的發達國家實行,入市權掌握在企業手中。我國品種審定制度自1982年建立以來,對新品種選育和推廣、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來,審定通道窄、評價指標不適等問題也將其推至風口浪尖。
根據新《種子法》規定,品種審定制度作了重大改變,審定農作物的種類由原有國家和省級審定的28種主要農作物減少為5種,還拓寬了試驗渠道,提高了審定效率,從根本上解決了審定難的問題。同時建立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制度,2017年5月1日《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辦法》正式實施,這是順應種業市場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種業變革歷史長河中的閃亮一筆。
2018年,原農業部種子局在掛牌后的第八個年頭,正式變身為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將畜禽種業發展一并納入管理范圍,種業管理大格局正在形成。
傳承種業精神薪火相傳
這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
時間拉回到1972年,還是村里生產隊長的李登海剛剛得知,美國的春玉米畝產達到了1250公斤,而當時山東萊州玉米畝產僅兩三百斤。巨大的差距讓他立志投身玉米育種。40多年間,他選育的緊湊型高產玉米品種累計推廣面積達13多億畝,增加社會經濟效益1300多億元。
這是一組讓人肅然起敬的名字:袁隆平、李登海、李振聲、程順和、郭三堆……從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到耄耋老人,他們幾十年來滴落在土地上的汗水,澆灌出雜交稻、抗蟲棉、優質小麥等民族種業“奇跡”,不僅解決了國人溫飽,更讓一顆顆“金種子”走出國門。
2014年,袁隆平、李振聲、程相文、程順和、李登海、張海銀等被評選為中國種業十大功勛人物。2018年,趙振東、蓋鈞鎰、朱英國、趙久然、程式華、許勇等被評選為中國種業十大杰出人物。他們代表的,正是“執著夢想、合作創新、奉獻種業、強國富民”中國種業精神。
傳承,是年僅30歲的隆平高科一線育種人員猶召對事業的理解。2018年4月,在南繁基地田埂邊,猶召與袁隆平等一起受到總書記接見。一個是年過80的種業泰斗,一個是“80后”的科研晚輩。因為仰慕袁隆平幾十年如一日對事業的堅持,猶召大學畢業后離開家鄉,慕名而來加入隆平高科,而為了跟隨袁隆平朝著更高的目標前進,猶召每年有8個月堅守在南繁基地,一干就是8年。
春風化雨,桃李芬芳。一代又一代的種業人不僅在大地上耕耘著,更為國之種業埋下了一顆顆“良種”,越來越多“80后”“90后”的新種業人正在做出自己的選擇,選擇與民族種業共同成長。
未來中國種子“擁抱”世界
就在2018年,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聯合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大幅放寬外商投資中國種業的門檻。中國這個千億級的大市場,再次向全世界敞開大門。
而放眼全球,新一輪種業科技革命正迎面而來,跨國種企強強聯合,領先優勢被放大,企業競爭加劇。融入世界種業新格局,對成長中的民族種業,無疑是*挑戰,也是*機遇。育種技術、行業資源、市場份額……行業分配格局面臨新一輪重構,百舸爭流,怎樣才能抓住機遇?
答案只有一個: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改革雖有陣痛,痛過才有蛻變。
我們呼喚育繁推一體化的民族種企“航母”。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中國種業產業化篳路藍縷,取得了一項項亮眼的成績,但與發達國家相比,無論市場發育程度還是企業實力,還有巨大的差距。要繼續推進種業市場化改革,堅持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形成布局合理、大中小各具特色的種業企業格局。支持一批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做專做精,培育中國的大型種企,在世界種業格局中占據一席之地。
我們呼喚中國育種創新成果世界“領跑”。種業是農業科技的制高點,是農業科技創新*活躍的領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反映一個國家農業現代化水平,要在新一輪種業科技革命中贏得戰略主動,就要取得一批突破性科研成果專利。要進一步推進良種重大聯合攻關,深化科企合作,形成全產業鏈一體化的種業創新模式,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產穩產、綠色生態、優質專用、適宜全程機械化的新品種。
我們呼喚更有效更有活力的現代種業治理體系。縱觀我國種業發展史,不難看出,法制保障和政策支持是種業發展的定海神針,從《種子法》出臺到國務院系列文件實施,為政府如何扶、市場如何調、秩序如何建奠定了基石。要進一步健全種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確保研發創新主體的積極性,為育種創新營造良好的環境。要完善種子質量標準體系、追溯管理體系、推動紅黑名單制度落實,構建種業高質量發展保障體系。
歷史是未來的鑰匙,答案就在我們腳下。向著未來出發,以夢為馬、逐夢前行,繼續在深化改革中謀發展,在自主創新上求突破,民族種業定能跨越歷史征途,在奮力奔跑和接續奮斗中成就夢想,在全球種業版圖上勾畫出“種業強國”的絢麗圖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