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浦東新區家門口服務和美麗庭院建設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帶有浦東首創印記的“家門口”服務體系建設和學習浙江“千萬工程”而得的“美麗庭院”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今年四月底,將全面完成300多個村的美麗庭院“達標型”創建和驗收工作,而所有“家門口”服務中心將實現提質增能。
浦東首創的“家門口”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是推動各類服務資源下沉到村居,提高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該項工作深得村居民眾的歡迎,2017年4月展開試點后,迅速在城鄉村居推廣,短短一年時間就完成了全覆蓋。
據了解,浦東“家門口”服務體系建設不增加機構、不增加編制、不增加人員,在村居層面打造一個資源整合、功能集成、機制有效、群眾參與的平臺,提供就近、便利、穩定可預期的黨群服務、政務服務、生活服務等七大類基本服務,從而實現生活小事不出村居、教育服務就在身邊。
去年下半年起,“家門口”服務體系建設進入提質增能階段,村、居實現分類指導。在村層面建設“家門口”服務中心,做實 “四站一室”功能載體,即黨建服務站、市民事項受理服務站、文化服務站、聯勤聯動站和衛生室,結合美麗庭院、睦鄰點建設等,向下延伸建設“家門口”服務點,讓村民享受的服務從行政村延伸到自然村。在居民區層面建設“家門口”服務站,完善黨群服務、延伸政務服務、做實生活服務、深化法律服務、加強健康服務、豐富文化服務、聯動社區管理服務。
浦動對“家門口”服務提質增能要求各村居不打折扣、嚴格執行辦公空間趨零化、服務空間*化、服務項目標準化、服務標識統一化。辦公空間趨零化推進村居干部下樓辦公、開門辦公,增強為民服務開放度,讓群眾進門就能找到熟悉的人;服務空間*化實施騰挪清退辦公空間,改造成服務群眾的空間;服務項目標準化指的是按照本村居的“需求清單”形成 “項目清單”,明示服務項目、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服務標識統一化則對一周安排、錯時延時等作了規范統一,形成清晰的服務品牌。
浦東推進“美麗庭院”建設是學習浙江“千萬工程”和浦東美麗鄉村實際相結合的產物,2018年初,浦東提出以“花小錢辦大事”為原則,經過一年多努力,浦東美麗庭院建設已覆蓋農村地區有人居住的近20萬個庭院戶、3735個隊組、339個村。
記者通過浦東新區農委了解到,浦東“美麗庭院”建設嚴格實行村級全推動、隊組全覆蓋、家庭全參與的“三全”目標,凡是有人居住的庭院和村落“一個都不能少”。創建投入體現節儉適度,無論是公共環境補短板,還是基礎設施補短板,能夠人盡其能、物盡其用的地方堅決少花錢或不花錢,做到投入“一分不能多”。美麗庭院設立星級戶評選,全過程接受群眾監督,對群眾反響較大、存在“五違”和違法違紀等現象的家庭,實行“一票否決制”。 按照先建后獎建立驗收制,驗收“一點不打折”。
浦東新區農委主任蘇錦山告訴記者,“美麗庭院”建設不僅美麗了浦東居民的庭院,美化了浦東的生態環境,還提升了基層干部的作風和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激發喚醒了村民主體意識,這是浦東鄉村振興的大利好。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