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畜”勢勃發。這幾天,瓜州縣腰站子東鄉族鎮養羊大戶甘文龍家后院的暖棚圈舍里又有十幾只小羊羔陸續出生,為了照顧好這些“羊寶寶”,夫妻倆沒少下功夫。
2015年以來,瓜州縣腰站子鎮草湖溝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甘文龍借助政府免費投放的5只基礎母羊和5萬元扶貧貸款,不斷擴大養羊規模,收入從*初的幾百元增長到現在的十幾萬元,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扶貧羊”成了“致富羊”,使他發展養殖業的信心更足了。
“去年出欄120多只羊,收入13萬元,今年可出欄150多只羊,預計收入15萬元,羊糞也能賣一兩萬元。今年,政府又給我修了一個300多平方米的羊圈,能容納400多只羊,我準備擴大養殖規模。”甘文龍說。
養殖戶“抱”著羊羔致富忙,種植戶“盯”著大棚干勁足。時下,正值春種時節,瓜州縣廣至藏族鄉廣鑫源農民農機合作社育苗基地里,12萬株流星瓜幼苗長勢喜人,預訂瓜苗的農戶絡繹不絕。
“*批育苗12萬株,能栽100座溫室。第二批育苗36萬株,能栽300座溫室。首批流星瓜苗近期就能移栽。”廣至鄉廣鑫源農民農機合作社技術員張洪武說。
廣至鄉新堡村村民陳文軍是預訂戶之一,今年他早早與合作社簽訂了種植合同,準備把自家的9座高標準日光溫室全部種上流星瓜。
“流星瓜生長時間短、效益好。去年一公斤賣5.5元,今年一公斤6.8元,我有信心把它種好。”陳文軍說。
瓜州縣是全省17個插花型貧困縣之一,2018年10月成功脫貧摘帽。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今年,瓜州縣以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貧困人口為根本,出臺《瓜州縣2019年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扶持辦法》,加大對蜜瓜、枸杞、甘草、戈壁農業等特色產業扶持力度。通過扶持,推進“戶均養羊30只,人均2畝高效田,戶均1人搞勞務”的“321”富民產業工程。目前,全縣累計扶持貧困戶修建日光溫室1761座,特色產業面積達47萬畝,修建暖棚圈舍5405座、規模養殖場6個,牛羊飼養量突破140萬頭只,有效激發了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實現了農業產業化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
瓜州縣還不斷創新思路、積極探索,將到戶增收產業與農村“三變”改革有效銜接,引進經營主體16個,全縣98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與企業建立利益鏈接共享機制,累計發放分紅1435.2萬元,實現了經濟發展和貧困群眾增收的“雙贏”。
“2019年,我們將圍繞減貧增收、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的目標,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大力發展日光溫室、草食畜等增收產業,推進光伏扶貧、電商扶貧、旅游扶貧、消費扶貧,采取資金入股合作社、龍頭企業等形式,發展壯大富民產業經濟。”瓜州縣移民扶貧開發示范區管委會主任王鴻勇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