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美,家住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姚村鄉(xiāng)夏橋村小盛村組。她與家人齊心協(xié)力種植、加工綠茶,做好綠茶產業(yè)文章引領村里的農婦們共同增收致富,被傳為美談。
曾玉美在夏橋村當了10余年的婦女主任。因家庭負擔重,她后來辭去村干部職務回家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什么業(yè)?對于一無技術二無資金的曾玉美來說,只好把掙錢的思路鎖定在房前屋后的3畝茶園上。頭幾年賣鮮葉,只能掙點小工錢。2000年,曾玉美置辦了手工制茶設施,開啟了自產鮮葉自己加工干茶出售的生產模式,增加了收入。
俗話說:靠山吃山。念定“茶葉經(jīng)”的曾玉美把發(fā)展的目光瞄向了自家的荒山。從2011開始,曾玉美開荒種茶,逐年擴大綠茶種植面積。誰說女子不如男?曾玉美帶領家人揮動十來斤的大蠻鋤開荒種茶。曾玉美常說:“幸福生活是拼出來的,是流汗干出來的,不是躺在家中等天上掉下來的。”
春茶搶早市,早茶賽黃金。定位一個“早”字,曾玉美在選購“早產”茶苗的同時,一有空就帶著干糧背著鋤頭,不辭辛勞踏遍劉家沖、白陽崗、邵家沖等“早產”野生茶山?jīng)_,在荊棘叢林甚至懸崖峭壁上尋覓東一株西一株的“早產”野生茶,采回家種植,然后通過自學的扦插技術擴充種植面積。目前,通過改造自家荒山加上流轉本村民組的土地,曾玉美家的生態(tài)茶園由原來的10余畝擴大到65畝,其中的“早產”野生茶種植面積接近半數(shù),那都是她一根一根扦插繁育的。2016年底,曾玉美開始申請發(fā)明專利,她的“山野茶夏季扦插育苗法”、“一種茶葉樹根進行組織培養(yǎng)的育苗方法”等多項發(fā)明專利申請進入實質性審查階段。
2014年,巾幗創(chuàng)業(yè)典型曾玉美申報了“盛茂貴綠茶加工家庭農場”。勤勞樸實的盛茂貴是曾玉美的丈夫,用丈夫的名字注冊廠子,曾玉美表示:“辦茶廠一家人都吃了苦,丈夫一直陪著我吃苦,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還有我的兒子,從生產到銷售,都是他在搞,很上心,有鉆勁、有闖勁。”
曾玉美的兒子盛飛,1998年,到宣城市敬亭山茶廠打工。從學徒工到制茶工一干就是7年。期間,學到了一定的制茶技術,特別是名優(yōu)茶制作工藝,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jīng)驗。
鑒于家鄉(xiāng)的茶葉資源豐富,對“茶產業(yè)”情有獨鐘的母親在家手工做茶很是辛苦,他覺得自己學了制茶技術應該返鄉(xiāng)協(xié)助母親把小茶廠經(jīng)營得更好。2005年底,盛飛回鄉(xiāng)談了自己的想法,家人都很支持。2006年正月過完,盛飛就到當?shù)夭铏C廠購置了制茶設備,當年3月春茶上市,開始收購鮮葉加工干茶。因為不熟悉市場行情等原因,做出來的成品茶銷售不是很好。母親勸他不要氣餒,“今年不行明年再來”。
接下來的幾年里,父親負責茶園管理,母親負責鮮葉采購,兒子盛飛主抓加工和銷售,學習取經(jīng),鉆研技術,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茶廠境況日漸好轉,產量遞增,效益遞增。為適應現(xiàn)代化生產形勢,茶廠在保留手工制茶模式的基礎上,先后購置、更新機械制茶設備。2018年采茶季,其綠茶加工廠生產干茶產量創(chuàng)歷年*記錄——5500斤,獲純利22萬元。
巾幗創(chuàng)業(yè)我先行,滿園茶香春意鬧。隨著生產規(guī)模的擴大,每年采茶季,曾玉美的綠茶加工廠還收購本組和周邊村組農婦采摘的鮮葉,現(xiàn)貨現(xiàn)錢,價格公道,誠信經(jīng)營,深受姐妹們的歡迎。同時,茶廠季節(jié)性用工每天有20余人,都是村里的留守婦女,有3個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她們之中,有手藝的,進車間制茶,沒手藝的到她的茶園采茶,家門口掙錢,又方便照顧家庭。在她的典型帶動和技術指導下,周邊有許多留守農婦走上了綠茶種植之路,包銷鮮葉,讓茶農足不出村賣鮮葉。
農業(yè)網(wǎng)(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