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雜交鹿飼養更容易,抗病能力更強,鹿茸產量大大提高,圈養放養都可以。”11月1日上午,馬強站在圈舍里向前來取經的人們介紹著他合作社養殖的鹿。
35歲的馬強是烏魯木齊市達坂城區東溝鄉葦子村一家牲畜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此前,他的“綠洲鹿島千頭鹿苑示范基地建設項目”相繼獲得“天萊杯”第二屆新疆農村創業創新項目創意大賽三等獎和第七屆新疆青年創業創新大賽二等獎。
返鄉創業帶頭致富
馬強是土生土長的達坂城人,大專畢業以后,他像很多年輕人一樣去大城市尋找就業機會,干過貨運司機、銷售,因為勤懇、踏實,每一份工作都干得很出色。
*偶然的機會,在和朋友的交談中,馬強了解到特色鹿養殖產業的前景很廣闊,再聯想起自己山清水秀的家鄉達坂城十分適合發展特色養殖,心中萌發了返鄉創業的念頭。自從有了返鄉創業的想法,馬強就學習、搜集了很多關于鹿養殖的相關知識,也從農牧局、科技局等單位了解了達坂城區扶持特色養殖、青年創業的有關政策。
2015年3月,馬強同4個朋友合伙以300萬元的注冊資金,在達坂城區東溝鄉葦子村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買來100多頭鹿養殖。
合作社在成立、買鹿等方面享受到相關補貼和扶持政策,為馬強大大減少經營成本,每頭鹿每年能創收5000元,馬強的帶頭致富,讓鄉親們刮目相看。
改良品種解難題
合作社的產品主要以鹿茸和鹿肉為主,鹿茸主要銷往烏魯木齊市周邊的制藥企業,鹿肉主要銷往酒店、農家樂等餐飲企業,而銷售鹿茸的利潤遠高于鹿肉。
正當馬強和社員們奔走多方,聯系好不少鹿茸銷售渠道,*批鹿茸的產量卻遠低于預期,頓時讓合作社陷入困境。“我當時心里很害怕,自己多年的積蓄都投入到養鹿上了,還借了不少錢,而鹿茸的產量比我們預計的差,要是這樣下去,合作社很可能就經營不下去了。”他回憶說。
“近20年來,由于缺乏優良鹿種,新疆鹿的飼養成本高,而鹿茸產量卻低,這也是制約咱們鹿養殖產業遲遲得不到大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達坂城區科技局局長孫新雅經過請教新疆農業大學的畜牧專家,找到了問題的癥結。
在達坂城區科技局、農牧局等單位的協調、幫助下,馬強的合作社與多所高??蒲袡C構合作,開展優良品種繁育技術和鹿產品的開發。通過不斷試驗,借助胚胎移植、人工授精等方式,將梅花鹿和馬鹿進行雜交,繁育出一批優良鹿種。
馬強舉起一只10公斤左右重的鹿角說:“新品種鹿的產茸量是普通鹿的2.5倍,產茸時間長達35年,養一只鹿,僅銷售鹿茸每年就可以增收1萬多元,經濟效益顯著。”
帶動致富成為引“鹿”人
如今,馬強在合作社的基礎上創立了占地400畝的養殖示范基地,現有塔河鹿、阿勒泰鹿、天山鹿、梅花鹿、馬鹿以及基地自身繁育的新鹿種等633頭,真正成為良種鹿繁育基地和改良基地。
馬強說,養殖示范基地分三期建設,預計5年內可以養鹿1000頭。將來合作社計劃投資1500萬元建設圍欄、研發車間、繁育中心等,預計可以實現年產值600萬元。合作社也從初級的鹿肉、鹿茸等產品的生產加工,升級為良種繁育、凍精、人工授精、飼養等技術及鹿產品藥用價值等方面的開發研制。
“達坂城區已有50多位農民加入馬強的合作社,預計明年還有100多人加入。”孫新雅說,馬強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成了達坂城區創業青年的好榜樣,達坂城區委、政府也將著力引導、扶持青年創業創新,助力農牧民增收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