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節前后價格“觸底”至今,生豬價格進入快速上漲通道。
近日,國內豬價格行業信息網站豬價格網對外公布的分析結果顯示:“*近一周以來全國各地豬價小幅漲跌穩定為主。除內蒙古及新疆豬價偏低外,其他各省豬價均漲至14元/公斤以上水平,局地豬價向15元/公斤靠攏;華北、華中各省小幅漲跌調整穩定局面為主;華南及西南地區震蕩中小幅回落,南北區域間價差進一步縮小。”
越來越多的相關人士分析指出:2019年生豬出欄量同比明顯下降,全年豬價上漲基本成定局,新一輪堪稱“*強的豬周期”已然開始。
而針對當前生豬產能下滑、能繁母豬存欄下降的形勢,農業農村部近日亦印發《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給的意見》,提出七項政策措施穩定生產。
本輪周期或將持續多久?波動又會帶來哪些影響?一系列調控又將如何見效?目前仍是眾說紛紜。
“反彈式”上漲
按照以往經驗,春節后因市場迎來需求淡季,豬肉價格亦將下降。但2019年的這一市場慣例卻被打破,豬肉價格在3月間進入了越漲越猛的上行軌道。
“因中國南北各地均出現了生豬供應短缺現象,豬價拐點已確定來臨,生豬行業擺脫虧損后進入新一輪調整周期。”在近日的多份券商研究報告中,均得出了類似的結論。
分析主管部門給出的信息及多方研究報告,可見近期豬肉價格上漲的背后,多重原因導致的生豬產能減少(包括能繁母豬存欄減少、養殖戶補欄減少等多重因素)是決定性因素:
首先值得提及的,是從2018年初開始,在價格下跌的同時,環保等因素造成的養殖門檻不斷提高,主要由大中型養殖戶及公司推進的生豬規?;B殖在產能方面的提升速度均出現了下降。
據中國畜牧業信息網公布的22省市生豬平均價格數據顯示:2018年5月生豬價格一度跌至10元/千克,較高點時下跌超過50%。由于價格持續回落,去產能在該年上半年開始便已開始。農業農村部統計的400個監測縣存欄數據則顯示:自該年3月以后,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比降幅持續擴大。
此外,因生豬養殖規模巨大,養殖場的環保問題非常嚴重,為應對與日俱增的環保壓力,近年來,生豬環保政策密集出臺,各地區逐步劃定限養區、禁養區等,特別是南方水網地區的政策執行*為嚴格。
這使得中國原本以小農為主的散戶養殖亦在近年間加速退出市場。據統計,2016年和2017年,因禁養限養政策,南方水網地區退出生豬養殖3600萬頭。
在此基礎上,非洲豬瘟疫情的出現,則進一步加速了這一市場出清的過程。
據農業農村部消息顯示:疫情自爆發之日起截至3月18日,中國現僅剩9處疫點、疫區地未解除封鎖。此前的不少疫區省份雖已陸續解除封鎖,但以在前期疫情較為嚴重的東北、華北地區為例,面對疫情帶來的高風險,不管是豬場還是散戶,恐慌出欄的情緒都很普遍。很多養殖戶搶在春節前的消費旺季將生豬出欄,導致豬價在2019年1月創出近三年新低。
“2018年由于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特別是下半年以來,我國生豬價格連續走下坡路,基礎產能不斷下滑。”3月1日下午,在農業農村部就非洲豬瘟有關情況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楊漢春已如此介紹稱。
3月15日,農業農村部公布2019年2月生豬存欄信息顯示:2019年2月,我國生豬存欄環比降5.4%,同比降16.6%;全國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19.1%,環比下降5%。不僅環比降幅較1月擴大,同比降幅更為近10年來*。
“目前產能下降幅度已達歷史極值。養殖戶空欄嚴重,補欄極度低迷。疫情導致母豬存欄加速產能去化,主要系帶崽母豬大量淘汰和引種配種調運受限。估計全國產能下降幅度超過15%,接近歷史極值,且未來或將繼續快速去化。”興業證券近期的一項相關調研結果指出。
時至2月,隨著全國豬源減少,豬價在各地陸續開始轉為上漲,加之飼料價格不斷下降,生豬養殖開始進入盈利區間。進入3月以后,全國生豬養殖利潤平均水平扭虧為盈并出現快速上漲。
卓創資訊數據顯示:3月6日,全國平均生豬養殖利潤為8.0411元/頭,一改此前連續虧損的態勢,隨后出現加速上漲,7日、8日分別為87.5233元/頭、190.0563元/頭,3月11日更是達到252.5054元/頭。與之相比,今年1月25日時,養殖每頭還虧損250.4678元。
“從3月開始,收豬的價格基本上每周都在漲,現在每斤能漲個兩三塊錢,越這樣有豬的養殖戶就越不著急賣,想要再等等看。”湖南省益陽市的一位生豬規模養殖戶近日對記者表示,“去(2018)年該市某縣里出現了疫情導致地毯式的排查,導致生豬供給受到了不小影響。且該市雖是生豬養殖大市,但產能分布并不均勻。湖南人愛吃豬肉,大家消耗也并沒有減少,去年上半年時豬肉價格雖然下降,可在豬瘟來時價格已在不斷上漲。”
實際上,因大量主動或被動捕殺導致的能繁母豬產能大幅去化,在全國疫區省份的不少地區都對中小養殖場造成了影響。隨著環保及防疫的要求不斷提升,其現有存欄生豬隨著價格不斷上漲而售出后,短期內無法再次形成供應。
在前述一系列因素影響下,以溫氏股份、正邦科技等為例,國內的生豬養殖企業股票近日紛紛迎來漲勢,豬肉板塊的強勢行情已有時日。有分析人士指出:在豬肉價格與豬肉板塊估值相關性走強的趨勢下,豬肉板塊有望迎來超出預期的景氣度。
另以同屬于生豬概念股且多次迎來漲勢的牧原股份為例,3月26日晚間該公司披露2018年年報稱: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33.88億元,同比增長33.32%,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5.20億元,同比下降78.01%。
該年報顯示:影響該公司業績變動的主要因素除子公司陸續投產,產能得到釋放,出欄量快速增長外,2018年生豬市場受豬周期和下半年非洲豬瘟的影響,生豬價格較2017年明顯下降,價格下降是導致2018年凈利潤相比2017年出現下降的主要原因。
“產能恢復可能需要較長時間。2019年,公司計劃出欄生豬1,300萬頭至1,500萬頭。若商品豬銷售均價高于15元/公斤,營業收入將超過200億元,預計比上年增長50%左右;公司現金流量全年保持總體平衡。”該年報稱。
“*強豬周期”影響幾何?
生豬養殖在中國屬于典型的周期性行業,養殖戶根據利潤信號,對生豬存欄進行調整,進而引起豬價的周期性波動。2008年以來,中國幾乎是每4年左右就出現*豬價波動。
受相關疫情影響,2015年以來的“豬周期”已結束,新一輪“*強豬周期”或已開始循環,這是目前生豬行業相關人士的普遍判斷。“始于2018年8月的相關疫情對生豬養殖產業的影響,無異于一場‘供給側改革’。”某相關公司的一份行業報告則如此指出。
實際上,中國此前亦曾經歷過多輪疫情對豬價造成上漲的行情。例如2006年左右的藍耳病和2010年的口蹄疫,均曾使得豬價加速觸底后進入快速上升通道。而本輪豬周期之所以可被稱之為“*強”,除上述普遍性因素外,還將有哪些新因素或將造成影響?
首先是如前所述,中國生豬及能繁母豬的存欄量降幅接近或超過近年來的峰值,正在對各方預期造成影響。
2月24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全國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區域化防控方案(征求意見稿)》和《全國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方案(2019年)(征求意見稿)》,旨在落實非洲豬瘟分區防控政策。征求意見稿支持資源約束區恢復一定的養殖產能(主要滿足環保要求),不得一刀切“禁養、限養”。
此外,針對當前生豬產能下滑、能繁母豬存欄下降的形勢,農業農村部又印發了《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給的意見》,提出七項政策措施穩定生產,包括加快落實穩定生豬生產發展的政策措施、深入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及調整優化生豬產業布局等。
“生豬自給率低的銷區要積極擴大生豬生產,逐步提高生豬自給率。因環境容量等客觀條件限制,確實無法滿足自給率要求的省份,要主動對接周邊省份,合作建立養殖基地,提升就近保供能力。”此份意見稱,“各省份要盡快研究出臺對種豬場、地方豬保種場和規模豬場的臨時性生產救助補貼政策,穩定生豬基礎產能。同時,加強與金融機構合作,為生豬養殖場戶申請貸款提供增信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可結合財力給予必要的貸款貼息補助。”
但在多位分析人士眼中,上述這些保供給的措施其實從側面也印證了生豬產能去化的嚴重程度,加之目前豬肉消費仍處于低谷期,在進入旺季導致供需缺口進一步放大后,豬價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上升。
“比如40斤左右的仔豬,年前是不太到三百元,現在則漲到了七八百元。生豬價格上漲,仔豬、能繁母豬的價格上漲是正常的,但連淘汰母豬的價格都在上漲,其實有點不太正常。”前述規模養殖戶記者表示,“資金有限是中小型規模養殖戶審慎考慮是否快速增加產能需要考慮的一個方面,環保和防疫的要求也不得不考慮。比如非洲豬瘟目前并沒有疫苗,補欄時候就需要小心謹慎。”
“長期來看,由于生豬養殖總成本上升,無法同步提高防疫技術和養殖管理的傳統散養戶*先被淘汰。”楊漢春也指出,“在此過程中生豬養殖門檻不斷提高,一些資金相對匱乏、技術實力薄弱的散養戶正逐步退出。”亦有多位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優勢則將加速向管理規范和模式先進的公司和頭部企業聚集,其可通過封閉化及分散化養殖降低疫情感染風險。
“生豬養殖和運輸本身都是很高危的事情,養豬看似簡單,要養好,在環節上是需要精心設計的。但在目前的中國養殖行業內部,門檻則往往沒有那么高,這往往就會變成了誰來都能養。在這種情況下,無序進行產能布局的大規模調整,潛在風險很大。”國家發改委農經司原副司長、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研究員方言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醒稱。
此外她亦認為:規?;环矫嬗欣谝卟》揽兀幠;部赡軙咽袌鰞r格的調整空間頂死,加劇豬周期的波動幅度和頻率。所以,應充分釋放市場信號,實現以需定產;而站在環保角度來看,北方亦不應該大規模增加產能,南方簡單地“關停減”不是出路,還是應該在環保措施上下功夫。
因從補欄到出欄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各方目前普遍預計:當前補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但補欄上來的母豬不一定會形成產能,所以2019年將處于整輪周期上漲的前段,2020年會比2019年更高,高點會出現在什么時間目前還無法確定。但預計本輪豬價的高點和高價持續時間大概率都將超過以往周期。
“生豬產能降幅快,必然預示著今年下半年生豬出欄就會減少,豬肉市場供給有可能就出現偏緊現象。因此預計到三季度以后,尤其是到四季度,國內豬價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楊漢春則在預計今年生豬價格時稱。
“在上漲幅度上,我們認為下半年價格大概率突破歷史*價。主要原因為下半年出欄量同比下降15%以上,遠高于2016年二季度出欄量同比下降5.9%這一數值,因此下半年價格大概率高于2016年二季度歷史*價。”中信期貨農產品研究小組稱。
“2019年下半年,生豬價格將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并可維持12個月左右。”申萬宏源證券預計。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