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農業農村部組織下,黃河全流域禁漁期制度暨漁業漁政聯合執法行動啟動活動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舉行。從4月1日起,黃河流域進入為期3個月的禁漁期,全面禁止包括釣魚在內的所有捕撈作業,農業農村部也將組織沿黃9?。▍^)漁政部門聯合開展執法行動,對違法行為依法處理,尤其將嚴厲打擊使用“絕戶網”捕撈以及電魚、毒魚、炸魚等各類違法捕撈行為。
據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啟動黃河禁漁期制度暨漁業漁政聯合執法行動,既是落實農業農村部出臺的黃河禁漁期制度、保護黃河流域水生生物資源、促進水域生態良性發展的具體行動,也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保護生態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今后一個階段,將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強化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的法制觀念和生態保護自覺性,營造良好社會氛圍。二是強化執法檢查,持續開展“三無”船舶專項執法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違法捕撈行為,堅決打擊電魚、毒魚、炸魚等違法違規漁業行動,做到禁漁期間“水上無漁船,水下無網具”。三是強化聯合執法,積極開展黃河流域兄弟省區聯合執法和合作交流,加強比鄰省區交界聯合執法,打擊流動越界非法捕撈行為。四是強化執法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勇于擔當、善于作為、清正廉潔、積極進取的漁政執法隊伍,切實營造黃河水域良好的生態環境。
寧夏農業農村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黃河流經寧夏13個縣市共397公里,寧夏引黃灌溉790萬畝,漁業面積70萬畝,做好黃河流域禁漁及漁業資源養護工作,對當地水域生態保護和漁業發展尤為重要。2018年以來,寧夏沿黃各縣(市、區)積極開展“兩湖一河”(沙湖、閱海湖和典農河)禁限養區劃定,認真落實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紅線保護”和禁漁期三項制度,持續加強黃河流域水生資源養護,切實抓好水生動物增殖放流工作。特別是按照農業農村部的統一部署,集中開展“亮劍漁政”執法行動,加大對涉漁“三無”船舶、“絕戶網”和“電毒炸”等違法捕撈行為的整治力度,黃河土著魚類種質資源加快恢復,黃河得到休養生息,水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