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剛剛結束不久,有這么一群人大代表引起了我們的關注。他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干起農活來樣樣精通,還成了“互聯網+農產品電商”的弄潮兒。今天,就分享幾段他們的故事。
貴州有個“老干媽”,重慶石柱有個“譚妹子”。其實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也是傳統的優質辣椒產地。譚建蘭就在這里成立了三紅辣椒專業合作社,“譚妹子”品牌目前已經做到了上億產值。一年多以前,這位全國人大代表又開起了網店。她對當地媒體透露自己的小目標:做大做強電商,讓石柱紅辣椒辣遍全國、香遍世界,讓廣大椒農“種椒無憂,賣椒不愁”。
在全國人大代表中,還有十幾位譚建蘭這樣的“新型農民”,都在各大電商平臺開了店。他們被媒體們戲稱為“鴨司令”“豆皮西施”“吉他大王”……
他們借力電商,激活了一個村乃至一個縣的產業,帶動當地農民脫貧致富。
32歲的全國人大代表梁倩娟,曾經是一名流水線工人,7年前返鄉創業,在甘肅徽縣水陽鎮石灘村開起網店“隴上莊園”。
梁倩娟在網上邂逅了愛情,店鋪也做到“皇冠”級別,幫助400多戶人家的土特產賣到全國,其中100多戶是貧困戶。
全國人大代表、90后程夢醒同樣在網上賣家鄉特產。2014年,她從湖北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回到家鄉湖北應城市三合鎮三結村,辦起一家豆皮公司。
來自貴州的90后全國人大代表楊昌芹,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赤水竹編的第六代傳人。她從一個小加工作坊發展到公司化運營,公司的竹編產品也出現在各大電商平臺。
然而,農村電商,絕非只是90后、80后的天下。
在湖南臨武,53歲的全國人大代表胡建文創立了舜華鴨業。電商幫助這個縣里的品牌走向全國。2018年雙11,舜華鴨業網店一個小時即售出5萬只醬板鴨。
山東菏澤曹縣是*的電商縣。這樣的氛圍之下,58歲的全國人大代表、曹縣五里墩村黨支部書記王銀香,開始發力互聯網銷售。她擔任董事長的山東銀香偉業集團,旗下品牌“歸一”牛奶線上銷售勢頭一直不錯。
53歲的全國人大代表孫斌是黑龍江樺南縣梨樹鄉和平村農民。他創立的孫斌鴻源農業開發集團,在天貓開售“孫斌大米”。
此外,多位70后全國人大代表也紛紛試水電商。福建永泰縣希安油茶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盧玉勝,山西右玉縣張千戶嶺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宏祥開賣農產品;河南輝縣市裴寨村黨支部書記裴春亮干脆將“裴寨村”搬上網絡。
發展農村電商,推動鄉村振興,是全國兩會熱點話題之一。而很多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正在踐行農村電商。
有的全國人大代表,依托農業合作社或龍頭企業,帶動成千上萬人脫貧增收,如浙江武義縣柳城鎮青坑村委會主任、更香有機茶業董事長俞學文,如河南虞城縣的上市公司科迪集團董事長張清海。
有的全國人大代表,或經營規模較小,或剛剛接觸電商,如貴州從江縣祖英民族刺繡合作社負責人韋祖英、普安縣布依族“男繡娘”韋波。但不管怎樣,他們都已感受到數字經濟為鄉村帶來的紅利機會。
當然,農村電商尚在起步階段,問題和困難還有不少,如鄉村物流梗阻、電商人才缺乏等。而多位代表委員中的“新型農民”,也在為農村電商和返鄉創業建言。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首場委員通道,貴州六盤水市盤縣淤泥鄉巖博村黨支部書記余留芬委員就講到一些邊遠山區網絡需要提速,幫助年輕人實現開網店等夢想。
梁倩娟則希望各方關注網絡營商環境,給商家更多經營安全感。這次全國兩會,她還想通過自己的經歷,“讓更多人了解農村電商,也帶動更多人通過電商脫貧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