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腳下,金黃色的蒲公英花在綠葉的襯托下,美不勝收。近日,華陰市華山鎮村仿車村村民惠周才和村民們正在采摘蒲公英花蕾。他今年種了20畝蒲公英現在已到了盛花期。惠周才說:“我種了20畝,每畝地純收入4000多元。”
去年以來,華山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近百名群眾發展蒲公英種植,先后在華山仿車、王道一、北洞村等十個村發展蒲公英500余畝,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為切實推進蒲公英健康產業可持續發展,華山鎮采取“黨委主導,公司運營,園區發展,村社鏈接”的模式,由黨委倡導各村大力發展蒲公英種植,并形成較大產業規模。由鎮級脫貧攻堅產業承載公司,與村(社區)簽訂保護價收購協議,市場化營銷運作,并通過開發固定崗位安排貧困戶就業,公司每年拿出利潤的10%注入到各種種植村的集體經濟組織,引導產業良性發展,帶動全鎮脫貧攻堅。
華山鎮黨委書記王畢紅說,該鎮種植的500余畝蒲公英,每畝收益1.3萬余元,純利潤4000至6000元,今年蒲公英種植加工產業綜合收入可達1500萬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