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南方早稻育秧、移栽正由南向北陸續展開。針對南方部分地區降水偏多、播種延緩,以及未來一段時間仍可能降水偏多的情況,農業農村部水稻專家指導組會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研究制定了南方早稻育插秧及大田管理技術意見。
一是優選良種,適期播種。近期南方地區天氣回暖較快,各地要搶抓農時,加快春播春管進度。根據不同區域生態條件、移栽方式和種植模式,選擇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熟期適宜的早稻品種。播種前做好曬種、選種、浸種、消毒、催芽,防止惡苗病發生。有條件的地方建議采用工廠化、大(中)棚集中育秧,提高育秧效率。當日平均溫度穩定通過12℃時,避開陰雨天氣,搶晴播種育秧。長江中下游早稻力爭清明前完成播種,華南要加快移栽進度,直播田塊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適時播種,防止死苗、爛秧。
二是科學調控,培育壯秧。各地要根據秧苗生長情況和種植茬口,加強分類管理,確保壯秧下田。采用保溫育秧的,要適時兩頭揭膜通風,防止病害。如遇持續高溫天氣(膜內溫度≥35℃),要揭膜通風,防止高溫燒苗。天氣由持續陰雨突然轉晴時,切忌突然揭膜,應先通風煉苗再揭膜,秧床應邊揭膜邊灑水或灌水。1葉1心期調溫保濕,防徒長,防綿腐病、立枯病發生;2葉1心期通風煉苗,施肥促蘗,培育壯秧;3葉1心期實行日揭夜蓋,移栽前5—7天施“送嫁肥”,施后加淋1次清水或移栽前3—5天施起身肥,一般畝施尿素4—5公斤。對長勢偏弱的秧苗,增施磷鉀肥,促進恢復生長。近期南方部分地區氣溫波動較大,對已播秧田要加強防寒工作,未蓋地膜的要及時補蓋地膜,并采取“夜灌日排”“晴排雨灌”等科學排灌方式,調節秧田水熱狀況,防止出現爛種、爛秧。
三是適時移栽,確保質量。機插田塊要提高耕整田質量,移栽前田塊要沉實,宜選用25厘米行距的插秧機,做到適時早插、力求淺插、適當增加密度,每畝栽插2萬穴以上。秧齡一般20天左右,避免秧齡過大導致緩苗期延長。手插或拋栽田塊要保證栽插密度,提高均勻度。秧齡一般25—30天,高產田塊畝栽插2—2.5萬穴,雜交稻每穴2—3本苗,常規稻每穴5—6本苗,畝基本苗分別達到5—6萬和10—12萬。三熟制田塊要增加栽插密度,每畝栽插2.5萬穴以上,爭取以多穗獲得高產,秧齡一般不超過30天,直播稻田要根據播種出苗情況,加強大田肥水管理,構建穩健高產群體。
四是加強管理,調優群體。加強水分管理。做到薄水淺插,淺水返青,濕潤促蘗。插秧時田間灌薄水1.5—2厘米,插后保持3—4厘米淺水層。拋秧田塊建議泥皮水拋栽,拋后做一個能夠保持2—3厘米水層的平水缺,機插田塊移栽時不留水層,立苗后回灌1.5—2厘米淺水層。施好分蘗肥。華南稻區早稻要及時追肥,已施第1次促蘗肥的田塊要施好壯蘗肥,促進早生快發。長江中下游早稻移栽后,要加強肥水管理,促早發。基肥每畝施用純氮5—6公斤,栽后5—7天施好分蘗肥,畝施尿素4—5公斤。適時曬田控苗。對于基本苗較多的機插、拋栽田塊,要在早發基礎上,適當提早曬田控苗,促進大穗發育,提高莖蘗成穗率,構建高產穩產群體。做好病蟲防控。密切關注當地植保部門病蟲預報,及時選擇對路農藥,重點防控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遷飛性害蟲,推行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