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慶的山歌中,憨態可掬的“春牛”在“牛倌”的指揮下時而犁田,時而飲水,詼諧的舞步贏來陣陣喝彩。4月1日,廣西省南寧市江南區蘇圩鎮蘇圩社區群眾文化活動中心鼓樂喧天,一場充滿鄉土氣息的壯族“春牛舞”專場表演,拉開了“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江南區民俗歌圩的序幕。
“南寧壯族春牛舞”是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江南區各鎮尤其是蘇圩鎮盛行。當天,蘇圩鎮群眾現場創作,以決勝脫貧攻堅、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主題,自編自導自演壯族春牛舞。村民們扮演的“春牛”和“牛倌”,踏著采茶舞步,“串燒”演唱農事歌、恭喜歌、好人好事歌,吸引3000多名村民群眾觀看。
“通過傳承壯族‘春牛舞’,開展勤耕教育,讓已經脫貧的貧困戶積極鞏固脫貧成果不返貧,未脫貧的貧困戶自力更生,盡快脫貧。”蘇圩鎮扶貧辦負責人說。
據介紹,江南區以“老黃牛”精神激勵群眾,變“輸血”扶貧為“造血”扶貧,大力發展扶貧產業,激發內生動力,突出整改扶貧領域的作風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其中,蘇圩鎮已于2017年順利實現2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436戶、1400人脫貧。2019年,該鎮力爭再實現202人脫貧的目標。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