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茶產業是普洱的支柱產業。
2008年11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到云南考察,11月18日,習近平一行來到思茅區倚象鎮云盤山村萬畝茶園,走進茶農中間,詳細了解普洱茶發展情況。采茶女白鳳仙告訴習近平,這里的茶園屬于云南龍生茶業股份有限公司,農民都成了公司的職工,平均每個月能拿1000多元的工資。
“你們要充分發揮好普洱茶的產業帶動作用,在普洱茶功效的科學結論上下功夫研究,充分挖掘普洱茶文化,把普洱茶文化從精神財富變成物質財富。”普洱茶產業的發展,深深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
9年過去了,茶產業已成為普洱“衣食萬戶”的大產業,普洱茶及普洱茶文化成為普洱*靚麗的一張名片。視線再回到云盤山村,這里有1151戶4217人,在黨和習近平總書記的牽掛下,小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這里的道路通暢了,茶農收入增加了,不少人還住進了新房。
“2008年,我們村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到2016年底,人均收入已經達到了7237元,翻了三倍多!”云盤山村黨總支書記李福剛高興地對記者說。李福剛還介紹說,這里大多數村民是龍生公司的職工,每年2—10月是采茶季,村民采茶的平均工資在1500元左右,*多的可以拿到2000元左右。其余時間,村民還有采摘咖啡等務工收入,月收入也可達2000元左右。與9年前相比,村民收入大幅增加,日子也越來越好了。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近年來,普洱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把茶產業作為普洱*有優勢、*具特色、*惠及民生的重要支柱產業重點打造,通過多年的努力培育,目前,茶產業覆蓋全市10縣(區)、130多萬茶農,占到了全市總人口的一半;茶農來自茶產業的年均收入為4045元,占到茶農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以上。至2016年末,全市生態茶園面積164萬畝,干毛茶產量10.67萬噸,實現綜合產值203.4億元,面積、產值均居全省*位。全市有茶葉企業2173戶,其中獲得QS認證的230戶,主要加工企業178戶,初步形成了以龍頭企業為引領,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紐帶,小微企業和茶農為基礎的產業集群。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