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在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的親自調研、部署和推動下,浙江全面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根據省里的統一部署,湖州堅持久久為功、一抓到底,并在全國、全省率先開展美麗鄉村建設,通過10余年的不懈努力,湖州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湖州采取了哪些方式?探索出了怎樣的經驗?全國兩會期間,《民生周刊》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市長錢三雄。
民生周刊:近日,中央轉發《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深入學習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報告》,并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湖州在開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時,具體采取了哪些方式?
錢三雄:2015年,我市安吉縣起草的《美麗鄉村建設指南》成為國家標準,去年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在我市召開,湖州已經成為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樣板和典范。
首先,“千萬工程”是一項生態工程,我們突出抓好環境整治。多年來,我們統籌打好農村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三改一拆”、“四邊三化”、剿滅劣V類水等組合拳,全面提升鄉村整體環境面貌。截至去年底,全市所有村莊實現整治全覆蓋,農村垃圾分類、廁所革命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環境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全市94%的村成為市級美麗鄉村,48%的村成為A級以上景區村莊。
其次,“千萬工程”是一項發展工程,我們始終強化產業培育。實施“千萬工程”,既是為了發展,也要依托發展,我們堅持產業結構調整和環境整治提升同步謀劃、同步推進。近年,溫室龜鱉養殖等得到徹底整治,鄉村旅游、民宿經濟、生態農業蓬勃發展。去年,湖州鄉村旅游收入達204億元,被譽為鄉村旅游*市,德清莫干山部分“洋家樂”單張床位繳稅達14萬元,綠色漁業產值突破100億元。
再次,“千萬工程”是一項惠民工程,我們堅持農民為本。按照“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要求,除了狠抓生態環境改善,還注重人文環境提升,保持農村文化肌理,完善鄉村社會治理。根據“宜散則散、宜聚則聚、宜遷則遷”的原則,我們統籌規劃村莊布局,尤其注重歷史文化村落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塘、太湖溇港成為*文化遺產。在社會治理上,創新發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余村經驗,百姓的安全感、滿意率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后,“千萬工程”是一項探索工程,我們不斷嘗試改革創新。“千萬工程”是浙江的一大創舉,沒有現成經驗可供參考,只能邊推進、邊摸索。工作中,我們始終注重改革創新,在全省率先實施了城鄉體制、戶籍制度、集體建設用地入市、“三位一體”農合聯等改革,全面完成了集體資產股權登記頒證和宅基地、農房確權發證。針對美麗鄉村建設資金來源、用地保障等現實問題,還創新實施跨村聯創、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并通過實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坡地村鎮試點等,為工程推進提供要素保障。
民生周刊:通過上述舉措,成效如何,湖州又獲得了哪些經驗?
錢三雄:“千萬工程”已經在湖州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取得了巨大成效。
一是農民更加富裕,實現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持續轉化。去年,我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67元,是“千萬工程”實施前的2002年的6.3倍,僅發展鄉村旅游就可以帶動當地農民人均增收4765元,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護美綠水青山、改善人居環境變成了廣大農民的自覺行動。
二是農業更加興旺,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美麗經濟的持續轉型。在全省農業現代化評價中,我市連續5年位居*,這是“千萬工程”倒逼、引領的結果。當前,我市稻漁綜合種養、跑道魚等新模式加速推廣,鄉村旅游全面開花,農村電商蓬勃發展,美麗經濟正成為經濟發展新的重要增長點。
三是農村更有活力,實現了二元分割向城鄉統籌的持續轉變。去年,我市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是1.71:1,顯著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隨著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越來越多城里人往農村跑,去休閑觀光、居住生活,農村戶口更是成了香餑餑。尤其是很多大學生回鄉創業致富,讓我們看到了農村的希望。
湖州實施“千萬工程”之所以成效比較好,首先得益于全省整體推進,有好的外部氛圍和政策環境,同時也與我們自己的努力,特別是廣大農民的積極參與分不開。
我們總結了4條經驗。一是堅持將“兩山”理念貫穿始終。湖州是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正是在“兩山”理念指導下,湖州實施“千萬工程”、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才更有定力、更有決心、更有力度,才會取得領跑領先的成績。
二是堅持將“三農”統籌貫穿始終。農業、農村、農民是一個整體,因此我們抓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始終堅持整體謀劃、系統推進。事實證明,農村美、農業興、農民富,三者互相關聯、缺一不可。
三是堅持將“五美”要求貫穿始終。按照“科學規劃布局美、創新增收生活美、村容整潔環境美、鄉風文明素質美、管理民主和諧美”的“五美”要求,堅持拉高標準、補齊短板,努力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
四是堅持將“四級”聯動貫穿始終。市、縣(區)、鄉鎮、村四級統籌協調,密切聯動。市、縣(區)主要抓統籌規劃、標準制定、督查考核,鄉鎮、村作為實施主體主要抓具體落實。良好的聯動機制充分調動了各級積極性,有效動員了群眾,形成了強大合力。
民生周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于去年印發,一年多來,湖州如何進一步優化農村人居環境?下一步有何計劃?
錢三雄:去年4月,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在我市召開,我們既感到光榮,又感到壓力,更堅定了繼續走在前列的信心。一年來,我們結合實際,出臺高水平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三年行動方案,在更高起點上部署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設施運維、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農村公廁改造等。去年,共完成2151座農村公廁改造,農村污水運維考核居全省*。
同時,我們繼續推進農村環境專業化長效管理。目前,全市80%以上的村由第三方保潔服務公司維護環境衛生,76%的村實現了垃圾分類處理,均居全省*。我們還在全國率先制定《美麗鄉村建設條例》,強化美麗鄉村建設立法保障,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提檔升級。
作為“兩山”理念誕生地,湖州將堅持一任接著一任干、一件接著一件抓,持續推動“千萬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下一步,總的是按照“打造升級版、建設大花園”的要求,從3個方面繼續努力。
一是擴大覆蓋面,打造全域美麗樣板。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碧水藍天凈土工程。結合新一輪城鎮規劃修編,優化村莊和人口空間布局,以市級美麗鄉村創建為抓手,開展村莊生態化有機更新和改造提升,使農村成為令人向往的大花園。今年實現市級美麗鄉村全覆蓋,2022年建成精品村、3A級景區村莊120個。
二是落實長效化,打造綠色生活樣板。鞏固提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污水運維等生產生活方式,確保環境整治問題不反彈。今年要打造“農村公廁管理好、垃圾分類落實好、農村污水運維好、農房風貌管控好、公共設施配套好”的“五好示范村”100個,通過以點帶面、統籌推進,進一步擴大覆蓋范圍。同時,教育引導群眾強化生態意識,形成人人注重環境衛生、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新風。
三是培育增長點,打造鄉村振興樣板。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新業態,保持農業現代化領先地位,到年底力爭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直接營業收入突破60億元。
同時,以深化“兩山”綜合改革為突破口,持續推進農民增收,確保到2022年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達90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5萬元,“兩山”轉化的陽光大道、金光大道、康莊大道越走越寬廣。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