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銀飾、刺繡挑花、布依族地毯、彝族漆器、特色蠟染……這些貴州各族人民在長期社會生活實踐中共同創造的傳統工藝,不僅蘊含著各民族的文化價值觀念、思想智慧和實踐經驗,更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隨著貴州持續推進傳統工藝振興工作,不僅幫助傳統工藝企業和從業者解決工藝難題、提高產品品質、培育產業品牌,更讓貧困地區通過振興地區特色傳統工藝而脫貧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這些蠟染凝結了手藝人*樸實的感情,特別是在當下,古老的手藝更顯珍貴。”在黎平縣肇興侗寨景區“侗品源”織染香繡體驗館,來自湖南長沙的教師唐意還是興致勃勃,一邊觀賞一邊贊嘆。對少數民族古老手工藝品情有獨鐘的她,看到中意的蠟畫靛染衣服,當即和負責人打聽起價格來,“等回去的時候,一定要在這里買上幾件”。
以文化為核心驅動,通過整合農村自然和文化資源,拓展具有特色的文化產業空間,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實現文化富民。可以說,傳統工藝工作站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平臺支持。
石麗平是“貴州苗繡”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也是松桃苗繡“鴿子花”品牌的創始人。石麗平與蘇州工藝美院的設計團隊開展合作,將土布教學納入課題設計之中,擴大了土布的使用范圍。如今,“松桃苗繡”成功注冊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等國,并且帶動3800多人就業,年產值6000多萬元。
“這么大的刺繡,一張可以賺500元,勤快一點一個月能做三四張。”黎平縣巖洞鎮銅關侗寨的謝嗣英舉起繡品說。和她一樣,村里的繡娘不僅做刺繡賺錢,還參加侗族大歌演唱,一個月能賺近3000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民族民間傳統工藝品的認可度和需求量也在逐漸增加。然而,傳統工藝面廣量大、傳承人知識結構單一、創作和創新能力弱、技術及工藝瓶頸明顯,傳統工藝制品與現代生活脫節、產品附加值低、從業者生活難以為繼,成為貴州乃至全國都面臨的實際問題。
2017年,國家有關部門發布《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雷山成為中國傳統工藝振興的實驗站點。通過引進例外、上下、熙上等10家品牌企業,利用企業成熟的現代管理和產銷機制迅速有效地實現工作成果的轉化,提高產品品質。
在工作站專家和當地政府、手工藝從業者的共同努力下,多個傳統村落逐漸整理出了本土手工藝開發的著力點和方向,嘗試建立起一種“藝術+鄉村”的傳統鄉村文化發展之路。
去年,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民宗委等部門聯合實施《貴州省傳統手工技藝助推脫貧培訓計劃》,采取“送出去”的辦法,重點培養民族傳統手工藝研發、創新人才,*學員在返鄉后充分發揮了輻射帶動作用,成為振興傳統工藝、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此外,圍繞入選*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的17個傳統手工藝項目,貴州著手制定振興方案,落實振興措施,以列入項目為重點,推動形成行之有效的經驗和模式。
在雷山縣麻料村,工作站推動建設麻料村銀飾技藝傳習基地和銀飾博物館,通過“公司+合作社”的經營模式,打造以銀飾鍛造為主的產業,同時成為全國高校銀飾專業學生的工藝課程實踐場所,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在冊亨縣丫他鎮板萬村,中央美院的團隊在保留布依村寨原貌的基礎上進行整村現代化改造,并對繡娘進行培訓,成為“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活態保護的典型案例之一。
傳統手工藝的生命力在于創新,傳統文化只有經過與現代元素的重新組合,才能融入現代社會。貴州根據自身實際,制定了《貴州省傳統手工藝助推脫貧培訓計劃(2016-2020年)》,努力探索振興傳統工藝與脫貧攻堅互利共贏的創新型模式,讓傳統工藝得以更好地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幾年來,貴州大力組織聯動實施“十、百、千、萬”培訓工程,推動了上萬人依托傳統手工技藝就業和創業,開創了貴州依托傳統工藝培訓促進創業就業、助推脫貧攻堅的新征程。
如今,傳統工藝的培訓和振興正成為多彩貴州的主旋律,也讓一批批以傳統工藝為支撐的村落、企業和專業合作社迅速崛起,更帶動了數萬苗族、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村民通過傳承保護民族文化,在家門口輕松實現就業,在民族地區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民族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為民族文化助推民族地區*扶貧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