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召開的“中國糧油泰山論壇”上,食品的消費升級讓功能性食品成為大會熱議的話題。近年來,功能性食品的發展,帶動了小麥種植結構的調整。全國特種小麥,像彩色小麥、富硒小麥和強筋小麥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過去農民種植這些品種的小麥,苦于找不到銷路,影響了小麥種植面積的擴大,現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行業的產品升級,對優質強筋小麥、富硒小麥、彩色小麥等品種的需求不斷擴大,特種小麥現已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
山東省優質小麥專業委員會李保鋼主任介紹說:“2018年山東省將優質強筋小麥列為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項目,在48個縣發展優質強筋小麥,各地合作社發展富硒小麥等特色小麥品種的種植面積也在不斷擴大。”中國糧油學會理事、河南省小麥研究會常務理事、河南工業大學卞科教授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地不斷提高,人們已從過去的吃飽到吃好、吃健康的方向轉變。面粉企業也已從過去的重產量到重品質、重健康的方向發展。這些都帶動了小麥種植結構和種植品種的變化。農業種植結構的改變,為糧食加工企業提供了更多、更優質的原糧。”
近年來發展起的有色食品、功能性食品就是一個顯著的標志。在過去,糧食加工企業追求的是食品的適口性和貨架期。如今在保持適口性和貨架期的前提下,產品的營養和保健特性逐步被提升起來。寧津縣農林科技協會農業專家劉國華說,面粉企業的轉型,也帶動了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過去農民種植小麥,追求的是產量。像黑小麥、綠小麥、紫色小麥等彩色小麥、富硒小麥、強筋小麥等品種,由于產量不如普通小麥高,往往是叫好不叫座。雖然彩色小麥的營養價值高,但由于缺乏與加工企業的訂單合作,限制了這些功能性保健小麥品種地推廣和種植。
寧津縣農林科技協會發揮本身的科技優勢,把農業種植合作社與面粉加工企業通過開展訂單種植、定向加工的產業模式,用產業鏈條將農民種植與加工企業連接起來。他們研制開發的利用傳統低溫石磨加工生產的富硒高鈣面粉、彩色小麥益壽保健面條、彩麥米等產品推向市場,深受消費者的歡迎,真正起到了讓農民種植無風險,企業加工有保障的產業協作模式。他們研發的這一生產工藝還獲得了國家專利。
卞科教授說:“彩色小麥的蛋白質,多種氨基酸,鈣、鐵、鋅、硒、碘等微量元素和有益元素,維生素,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成分比普通小麥高幾倍甚至幾十倍,對增強人們的體力、耐力和腸道蠕動,改善‘三高’人群的健康狀況具有良好的功效。彩色小麥種皮中的天然色素是一種花色苷類物質,普通小麥中含量極少,它具有消除體內自由基,提高機體免疫力,維持血管正常滲透壓,改善心肌營養等重要作用,但是在現代化加工工藝中,這些有益元素損失很大,利用傳統的低溫低速石磨加工工藝,*限度地保留了這些營養成分,是一項創新。”
中國糧食經濟學會程國強介紹說:“今后30年,我國從中等收入階段邁向高收入階段,糧食需求將從持續的剛性增長逐步趨于穩定,進入消費穩態階段。拓展糧食產業鏈、提高價值鏈、優化利益鏈、實現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一體化發展,是糧食種植結構和糧食加工企業發展的新機遇。”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