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鄉縣余關鎮子育村貧困戶王書敏主動向村委會遞交退出低保的申請書,自愿退出低保待遇。他說,去年縣里的養殖和光伏產業資產收益全覆蓋項目為他家分紅6200元,去年他養的12只山羊又收入一萬多元,咋也不能吃低保了。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內鄉縣積極探索實施“七個全覆蓋”新舉措,使脫貧攻堅實現全力沖刺“加速跑”。截至2018年底,共實現93個貧困村16989戶54390人脫貧退出,貧困發生率由兩年前的6.98%降至0.87%。
養殖產業資產收益全覆蓋。依托本土上市的河南省牧原養殖有限公司,探索出的“政府+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金融+貧困戶”的“5+”扶貧模式,該模式使參與的所有貧困戶成為股東,每戶資產性收益連續10年每年不低于3200元。光伏產業資產收益全覆蓋。成立聚能光伏發電公司,融資6.35億元,以每戶配置5千瓦的規模,建成分布式光伏電站77兆瓦,貧困戶連續20年實現每年不低于3000元的資產收益。扶貧就業車間全覆蓋。在貧困村中建起扶貧車間120余個,安排1380名貧困勞動力就業,人均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增加貧困村集體收入全覆蓋。所有貧困村成立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縣財政向每個合作社注入20萬元啟動資金,各合作社由河南省牧原養殖有限公司擔保向銀行貸款80萬元,每個合作社把100萬元入股牧原建筑公司,作為優先股,按年化10%收益分紅;縣財政每年為貧困村各安排20萬元償還貸款,分四年還完,*終每村資本金100萬元,每年收益10萬元。解決了村集體經濟“空殼化”問題。貧困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整村推進全覆蓋。融資5.06億元,按照每村300萬元至500萬元投入標準,對貧困村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整村推進項目,徹底改善村容村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全覆蓋。兩年高標準建設44個集中安置區。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全覆蓋。縣財政拿出2000余萬元,在馬山口鎮、大橋鄉分別建起“一站式”的高標準集中托養中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